美味、健康、安全,說說蘑菇的那些事兒
發布時間:2016-06-02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聯合國糧農組織曾經提出,21世紀的健康飲食理念應當是“一葷一素一菇”。為什么“一葷一素一菇”的飲食搭配最符合當代人的飲食需求呢?對此,廣東省食文化研究會會長楊冠豐提出自己的觀點。
“《舌尖上的中國》第一集里介紹的第一種美味食材就是松茸,而它只是蘑菇大家族中的一種,目前已經發現的可食用的蘑菇已經有幾百種之多。”楊冠豐說,“中國人食用蘑菇的歷史已經有幾千年,但古人把蘑菇視為蔬菜的一種,這其實是歷史的錯誤。現代人已經知道,蘑菇又稱食用菌,其實屬于微生物范疇,與動物、植物是有很大區別的。從現代營養學方面來說,人體不僅需要動植物食材提供的營養,而且也需要微生物食材提供的各種微量元素,因此從科學飲食的角度看,‘一葷一素一菇’是當代人健康飲食的配餐標準。”
“蘑菇的蛋白質含量很高,一般是普通蔬菜、水果的2到4倍,比肉類還要相對高一些,蛋白質含量僅次于牛奶。另外,蘑菇里含有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對人體非常有益。動物脂肪里也有脂肪酸,但基本上都是飽和脂肪酸,攝入過多的話,會引起動脈硬化和心肌梗塞等疾病。因此蘑菇既能滿足人體對非飽和脂肪酸的需要,又能避免飽和脂肪酸過多所造成的危害,我認為是家庭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健康佳肴。”楊冠豐說。
雖然蘑菇是一種營養豐富的食材,但是在食品安全形勢日益嚴峻的今天,菜市場里銷售的蘑菇的檢測與追溯系統未建立,因此楊冠豐表示,工廠化生產的蘑菇其實是消費者日常采購的農副產品中安全指數比較高的一個類別,如果選用品牌蘑菇,那么安全指數就更高了。
“有些消費者會說,純天然的野生蘑菇品質最好,這個我不否認。但是野生蘑菇產量太少,而且不穩定,所以一般價格不菲,遠遠不能滿足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工廠化生產的蘑菇產量穩定,品質有保障,而且價格還相對便宜,是比較適合大多數消費者的選擇。”楊冠豐說,“有些消費者認為,農產品一旦工廠化生產,那么一定會有品質問題,因為已經不是傳統農業了嘛。但這其實是一種認識誤區。”
楊冠豐介紹說,我國人工培育蘑菇的歷史相當長,但工廠化生產蘑菇只是最近十多年里的事情。“以前傳統的農戶作坊式生產反而有很多質量問題,因為殺菌、溫控等工序對生產設備要求很高,家庭式的生產方式達不到這個硬件標準,而工廠化生產解決了技術難題,同時在標準化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由于工廠化生產的蘑菇必須在殺菌、水質、空氣等多個方面執行高標準才能夠提高單產,保證品質,所以工廠化蘑菇其實質量肯定是比傳統作坊式生產的蘑菇要好很多。”
楊冠豐認為,“消費者在選擇購買蘑菇時,應當優先選擇工廠菇,如果對于工廠菇品質心存疑慮的話,建議消費者選擇品牌鮮菇,如菇木真、玉龍洞、頂康這些食用菌品牌都是不錯的選擇。”(來源: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