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別稱】:茯苓,別稱茯菟、松腴、云苓
【性味歸經】:性平,味甘淡。歸心、肺、脾、腎經。
【功效主治】:利水滲濕,健脾和胃,寧心安神。主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咳逆、嘔吐,脾虛食少、泄瀉,心悸不安,失眠健忘。
【中醫古籍】:茯苓首見于《神農本草經》,書中所載:“茯苓味甘平,主胸邪逆氣,憂恚,驚邪恐悸,心下結痛,寒熱煩滿,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養神,不饑延年。”
茯苓是食藥兼用菌,作為食用菌,茯苓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硒、鎂、鉀、鈉、鋅等十幾種無機元素;作為藥用菌,茯苓可作為多種復方與中成藥的原料,具有利水消腫、滲濕、健脾和寧心之功效。
茯苓中主要的化學成分有三萜類、多糖類、甾醇類、氨基酸、脂肪酸等,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質為三萜類和多糖類化合物。茯苓聚糖及其修飾產物具有增強免疫,延緩衰老,抗腫瘤、抗病毒和降血糖等作用,而其所含的大量三萜類物質,具有免疫調節、抗腫瘤和抗炎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