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回農村老家過年,又萌生了振興家鄉,做農產品創業的想法。
但做生意創業做營銷的朋友們有沒有想過,為什么全國范圍內來講,農產品行業品牌非常少,我們聽來聽去就聽過褚橙等少數幾個品牌。
其實,做農產品品牌是非常難的,短期內可以掙點小錢,但要當成一份長久的事業,不僅需要很強的品牌營銷策劃運營能力,而且還要應用互聯網技術,讓農產品實現規模化和標準化。
技術層面:如何實現農產品的標準化和規模化
在發揮產地優勢的同時,借助物聯網、大數據、云技術等互聯網技術控制環境因素,讓農產品既有土生土長的自然味道,又能實現品質統一。
品牌營銷層面:如何實現精準高效引流和用戶信任
可以說互聯網時代,打造品牌最重要的兩件事是引流和信任。
現在的網絡環境,大家每天都離不開智能手機,所以做農產品品牌營銷獲取流量其實是非常簡單的,但是關鍵是流量能不能精準高效獲取,同時流量能不能實現快速轉化,這涉及到怎么營造一個目標用戶的信任環境。
傳統農產品電商紅利已不多,要做農產品電商首先考慮社交電商,當然傳統電商也要做,但是不是從站內付費引流,而是站外引流,尤其是要借助自媒體。
第一,策劃農產品品牌超級IP
做農產品社交電商,首先要做的是策劃品牌IP,包括品牌命名、品牌定位、品牌核心價值、品牌形象、品牌個性,要自帶勢能、流量和話題,引發大家的自然轉發分享。
大家看江小白,青春文藝小酒,每個包裝不同的江小白語錄,將一個都市青年孤單寂寞又渴望知己的心理刻畫的比較直白而且深刻。
互聯網時代做品牌,就是做更多的內容連接,需要做個人品牌內容、自媒體品牌內容、產品品牌內容,甚至公司品牌內容。
第二,打造場景化服務型產品
產品一定要有特色,要解決目標用戶場景痛點,由此策劃你的產品賣點和包裝。產品系列不要推太多,一個一個產品來推。
例如,三只松鼠針對職場白領用腦群體,從核桃等堅果起家,切入其他休閑零食,提供時尚、美味、便捷的休閑零食服務方案。
第三,整合品牌全網精準傳播
人人都是自媒體,要將平臺流量轉化成個人粉絲,所以做農產品每個人都要當網紅。
個人品牌主要通過微信朋友圈,展現的是個人對于行業的看法和洞察,目標用戶痛點的解決方案。所以,無論怎么樣,朋友圈需要精心維護,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再做個公眾號。
產品品牌主要通過電商和微博,主要是直接銷售轉化為主,微博是開放式平臺,適合做活動體驗和促銷推廣,為電商平臺引流。
自媒體品牌主要通過頭條和抖音,主要是為了展現和體驗產品環境,產品創新等等。頭條推薦算法,重點闡述產地優勢、產品優勢、制作優勢和模式優勢,找到更多的渠道合作伙伴。抖音就是一個虛擬體驗終端,給目標用戶更直觀的體驗。
百度和百家號等全網精準覆蓋,主要是為了大范圍引流和提升品牌知名度。
第四,社交分享、社群裂變和轉化
現在做一個品牌,要快速提升知名度,就必須要形成話題,打造傳播勢能,這點說容易也容易,說難也難。關鍵是內容選題、立意、策劃和導引能否觸動別人的情感和思考,讓大家不自主想表達,想分享,想評論。
前期建立種子用戶要非常關鍵,所以我們要在自己的自媒體平臺篩選核心粉絲,建立以特定農產品文化的社群。
比如營養健康群,設定目標和規則,包括分享規則,分銷規則,讓產品成為連接、聚集用戶的紐帶,讓品牌成為一種健康文化。
農產品品牌需要有專家團隊,在當前很難形成絕對的產品標準化、規模化之前,勢必要強化情感訴求、心理訴求、社交訴求,讓大家圍繞著農產品品牌發生更多的連接和共享,讓大家不僅獲取產品的實際價值,也收獲一份精神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