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個方法賣蘑菇”
發布時間:2016-10-21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換個方法賣蘑菇工作宗旨
1、賣 實實在在地提升溢價、擴充銷量
換個方法賣蘑菇,關鍵在于“賣”。產品為實現銷量及品牌溢價的提升是企業思考的出發點。每當一個大的商業機遇來臨的時候,最初進入行業者,只要比別人多付出一點點努力,就能形成優勢。食用菌企業須打破心智屏障,重建市場邊界,引入先進的品牌營銷手段:學會宣傳產品,讓食用菌產品走得更遠、走遍全國;學會整合資源,內外借力把規模做大;學會做價值,讓產品升值、讓品牌賣得貴。
2、專 專業、專注、專家,讓我們的方案更精準有效
多年來,通過與行業內資深人士,包括食用菌龍頭企業家,總結了一套“換個方法賣蘑菇”的思維體系,通過“換思路、換品牌、換廣告、換渠道”食用菌企業可以改善現狀,發展會有更廣闊的市場空間,達到“品牌=銷售=利潤”的品牌發展思路。
3、實 不做一項花哨的虛活,每一步都實用于市場
對于每一家企業,企業領導充分挖掘市場需求、消費者購買心理、診脈市場銷售難題,找到最適合該企業的,差異化競爭優勢。
換個方法賣蘑菇工作范疇
1、換思路:從生產型企業到營銷型企業
過去的大流通渠道已經發生“擁堵”,無差異化的初級農產品只能靠降價和某些政策搶奪經銷商,積壓產品再度降價,導致利潤率越來越低。以前的生產規模、產品賣相、價格、渠道不再是比拼的唯一參考,終端消費者與經銷商的思考角度完全不同,他們并不關注企業實力,而是實實在在的需要產品帶來的利益。由于市場競爭激烈,食用菌行業拼產能的后果則是導致產能過剩,銷量及利潤更是有所下滑,面對不斷演變的市場格局,食用菌企業,尤其是走在前面的食用菌企業必須思變——不要再只把如何提升產能放在第一位,而是率先思考營銷課題!通過對行業環境、品牌現狀、目標消費人群、競爭品牌等內外環境,進行深入、立體的調研、分析,通過系統梳理形成實效數據,為品牌的戰略及策略定位提供第一手基礎資料,并制定未來長遠的品牌發展戰略方向。
2、換品牌:“品牌溢價”大于“產品降價”
“做大品牌”是食用菌企業進行品牌提升的終極目的。比如,我們以前去打豆油,可能漲一塊錢都嫌貴,以為消費者對產品利益沒有感知,認為所有都沒有差異化。而他們現在愿意為了一個“金龍魚”的牌子多花幾十元而仍不覺得虧,這就是品牌溢價。食用菌行業也是初級農產品,沒有差異化,依靠產品降價,不如打造“品牌溢價”。在創意之初,我們必須看到品牌未來的市場價值,找到合適的獨特占位!通過對品牌的優勢和劣勢、機會和威脅的全面分析,挖掘品牌核心價值,并對接市場缺失和消費者需求,進行品牌戰略思考;在品牌戰略的基礎上,進行策略分析,解碼品牌DNA,梳理并構建完整、科學的品牌價值體系,最終形成《品牌策略報告》。
3、換廣告:為經銷商爭取更多的終端消費者
市場本如止水,想要不沉沒,就要不沉默。農產品領域缺少真正的王牌,我們就要打造你所在行業里的“可口可樂”。挖掘品牌最核心價值,洞察消費群最核心需求,深入調查市場競爭態勢與行業趨勢,為企業現狀把脈,實現“唯有創新”才能推動未來市場。一個好創意,可以讓“啞巴變喇叭”。中國食用菌協會一句“中國菌,世界品”口號打響全球市場;鮮活的七河生物吉祥物“蘑寶”讓品牌形象更親切;眾興菌業定位高端,品牌形象提升檔次。企業以品牌策略定位和價值體系為核心,以創想與消費者卓越的互動溝通為目標,進行品牌標志、品牌字體、品牌色彩、品牌形象廣告、品牌促銷廣告、宣傳冊、終端物料等的創作及規范設計,最終將形成《品牌視覺識別系統》,規范和指導整個品牌的傳播推廣,并以保障品牌價值點的有效、精準傳播為導向,根據品牌傳播的既定節奏進行包括產品包裝、企業畫冊、產品畫冊等在內的品牌物料設計。
4、換渠道:為擁堵的大流通渠道向多元化渠道引流
從經銷商到終端消費者,深耕優勢渠道,強化終端營銷推廣。
(1)渠道擴展:從傳統的流通渠道走出來,跨界到各種終端渠道,如商超、餐飲、機關/學校食堂、團購、采購、醫院等渠道。
(2)渠道深耕:抓住一個優勢渠道做好,甚至以絕對優勢壟斷該渠道。如商超渠道,我們可以通過各種創新的營銷方式,如品牌宣傳,差異化展示、引導消費促銷活動等。 (來源: 房山食用菌信息)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