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國家和政府引導下,農業生產的專業化和現代化程度不斷提高,設施農業、工廠化農業的發展方興未艾。特別是工廠化農業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顛覆了原有的農業生產的概念,在生產管理方式的各個方面都發生了重大變化。但另一方面,工廠化農業又必須遵循農作物生長管理的客觀規律,也就是傳統農業生產的性質,這就對工廠化農業的發展及其經營管理提出了新的課題。
按照《山東省農業廳關于開展全省食用菌產業發展情況專題調研的通知》(魯農函字〔2017〕11號)要求,我們對濰坊尤其是高密市的食用菌工廠化企業、扶貧以及精深加工等方面專題進行了調研。通過調研,我們發現,食用菌工廠化企業受到全國食用菌工廠化企業行業洗牌的重要影響,剛剛起步,人員管理、技術水平不能適應產業發展的企業逐步地減少生產規模,甚至停產,該縣有6家食用菌工廠化企業,1家已停產。但有一些企業,面臨新形勢的發展變化和國內企業間競爭的日益加劇的挑戰,不斷調整企業發展戰略,堅持節本、增效、綠色、生態的發展理念,努力加快科技創新,加強經營管理、開拓銷售市場,并加強一二三產業的深度融合,逐步走出了一條高效、持續發展的道路。
一、轉變思路,實現企業和農戶雙贏
高密市惠德農產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4月,是一家專業從事食用菌研發、生產、深加工及銷售于一體的省級農業產業龍頭化企業。在公司成立之初,新上馬建設金針菇工廠化生產項目,食用菌工廠化生產,將傳統的農業生產從農田轉移到了車間,但由于企業生產性質、管理運行體制、機制的差異,加上技術、管理、責任心的問題,導致金針菇生產質量水平參差不齊,產量高低不一,工廠化的優勢沒有得到體現。針對這一現狀,惠德公司為實現企業的長遠發展,進行多次調整,先后進行過產菇房由公司內部分部門承包、個人承包、對外承包、合作社社員承包、租賃經營等管理方式的試驗和探索,形成了成功的“惠德模式”,概括說就是“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生產管理模式,即龍頭企業承擔食用菌生產的資金、技術和銷售問題,合作社組織社員進行分散生產等。該模式極大地提高了周圍合作社、種植大戶的參與生產和管理的積極性,公司30個菇房全部被社員承包,金針菇的產量也從每包300克提高到每包500克,每個菇房純利潤達到20萬元以上。截止到2015年年底,為菇農累計創造效益2000多萬元。在帶動農戶增收致富的同時,企業也實現了良好運轉,金針菇作為公司的主打品種在當地乃至周邊市場站穩了腳跟,金針菇日產量在25噸,年產量突破萬噸,年銷售收入達到13330萬元,出口香菇菌棒800萬棒,主打產品“惠和”牌金針菇也成為行業內的一個優秀品牌。同時,公司食用菌深加工、食用菌廢菌渣利用以及市場銷售平臺的建設都在陸續的推進過程中。“惠德模式”,成為該公司蓬勃發展的強勁動力,“惠及鄉鄰、和合共贏”為核心理念的“惠和文化”成為引領公司發展的強大精神動力,助推企業和農戶實現和諧共處,最終實現多方共贏。
二、加快科技創新,強化生態循環,努力實現企業的可持續高效發展
創新是企業面對日益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做出的必然選擇。沒有創新,就沒有生命力;沒有創新,就沒有競爭力。在品種創新方面,惠德公司除了企業的當家品種主要是杏鮑菇,又引進推廣了工廠化平菇、秀珍菇和茶樹菇生產。在菌種的生產工藝方面,惠德公司金針菇、保益食品公司的杏鮑菇改固體菌種為液體菌種生產,不僅大大縮短了時間,而且提高了菌種生產效率,降低了污染率。在基質創新方面,充分利用企業的廢菌包,進行二次種菇,真正實現了節本增效和資源的循環利用,大大提高了企業利潤和市場抗風險能力。山東鴻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期初是一家從事杏鮑菇工廠化生產企業。近幾年杏鮑菇價格持續性季節性的價格波動給企業造成很大壓力,面臨這種形勢,企業在充分考察市場的基礎上,加強了創新,在杏鮑菇低價運行的時段,利用杏鮑菇的廢菌渣,經過再次處理后,在11月左右,創新研發了工廠化生產茶樹菇,在3-6月,創新研發了秀珍菇,然后在新成立的下屬公司丹海鑫融公司進行擴大推廣,不僅廢菌包得到了充分利用,成本大大降低,且生產的新品種正值價格的高價位,為企業找到了一條可持續高效發展的道路。保益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2008年,并多年從事杏鮑菇工廠化生產的企業,設計日產20噸,現日產18噸。多年的杏鮑菇生產經驗,使他們著手在杏鮑菇廢菌包利用上進行了創新,利用杏鮑菇廢菌包生產平菇,然后再利用生產平菇后的廢菌包生產有機肥,較常規的利用杏鮑菇廢菌渣直接生產有機肥,每噸廢菌渣多產生效益500元,每天僅廢菌包一項可為企業增加效益10000元。同時,利用廢菌包生產平菇后,企業通過“企業+合作社+農戶+銷售網絡”的模式,充分發揮企業、農戶和銷售各自優勢,實現優勢互補,帶動了當地農民,尤其是不能外出打工,但有一定勞動能力的困難戶實現了增收,每承包一個大棚就可獲利6萬元,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非常顯著。
食用菌工廠化企業為實現智能化周年生產,動輒上千萬的投資的確不是一般老百姓所能承受的,但是其具有的產品質量優,較完善的銷售渠道,以及較強的輻射帶動能力等優點也是不容忽視的,所以食用菌工廠化企業是現階段社會發展的需要,是食用菌產業向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方向發展的一條重要途徑。我們要充分發揮好工廠化企業的龍頭帶動作用、技術、市場、資金優勢及較強的科技創新及轉化能力,不斷提高企業自身競爭力,帶動更多老百姓實現增收致富,確保其實現高效持續發展,從而為確保全省食用菌產業實現持續穩定發展作出努力,力爭為食用菌產業供給側結構改革做出重要貢獻。(趙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