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香菇有關的菇神廟
發布時間:2013-08-08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香菇文化的集中表現是菇神廟。龍泉、慶元、景寧三縣均有由菇民集資建成的菇神廟,其中以慶元菇神廟(西洋殿)規模最大。該廟之于菇民,猶如麥加之于穆斯林,是三縣十幾萬菇民的膜拜之地。如前所述,菇民獨特的社會結構決定了他們受當地官府統治的同時,還要接受群體領袖的管理,菇民社會重大的事件均在菇神廟中進行協商和議定。所以菇神廟除了供奉并祭祀菇神吳三公外,還是菇民社會公權的象征,此其一。其二是歡慶豐收、精神享受的場所。每年農歷七月廟戲期間,菇民忘卻連年勞累,雜耍、演戲、焰火、盡性歡娛。其三,練拳習武交流技藝。菇民們除了諳熟“香菇功夫”外,還有一整套利用自然設置機關陷阱以避禽、獸害之法。各種武功、技法以擂臺方式進行交流。其四,物資交流、互通信息。古時交通閉塞,菇民各自在深山謀生難得交往,菇神廟戲期間便是年辰光景、市場行情交流之時。總而言之,香菇文化無不在菇神廟中發揮得淋漓盡致。廟戲、拜祭等傳統活動至今遺風依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