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栽培應該以"預防為主"食用菌栽培應該以"預防為主"作為指導方針,以過硬的技術支持、嚴格的操作管理以及規范而不失靈活的管理方式為基礎。許多行業專家多年的實踐經驗證明,只要按照食用菌生長允許的條件,做好各個環節的控制和管理,就可以達到理想的生產效果,收獲符合安全標準的質量好、產量高的食用菌產品。
發布時間:2014-06-12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蘋果系落葉喬木,當夏季樹上掛滿累累碩果時,樹下則閑著由于龐大的樹冠形成小氣候的空間,是栽培平菇的好地方。 開封市食用菌研究所張金義根據自己的實踐經驗,總結出蘋果園夏季套種高溫平菇應注意的幾個問題,在這里為大家提供借鑒,實際栽培過程請酌情采納。
1、蘋果樹樹冠要求全遮陰為好;
2、平菇畦床初夏栽培采用陽畦,畦寬1—1.2米,長8—10米,深1.5厘米,盛夏栽培采用陰畦,畦寬0.8米,長5米左右,深25厘米;
3、培養料使用棉籽殼94千克,石膏粉2千克,過磷酸鈣1千克,復合肥0.5千克,石灰2.5千克,另用200克多菌靈、水140—150千克拌勻,上堆發酵,翻堆2次,待攤涼即可播種;
4、平菇品種初夏選用中溫,盛夏選用高溫品種;
5、套種入園將發酵好的培養料搬入畦床(事先用石灰水濕透),進行分層播種或制成40厘米*30厘米*13厘米的菌磚栽培,點完后覆膜蓋草簾;
6、管理:發菌階段,畦內控制溫度22—25度,不超過28度,培養料濕度65左右,空氣濕度70%—80%。播種后7—10天,每天掀開兩端薄膜通風10—15分鐘,后期每天揭膜通風半個小時,如床面有黃色積水,要用毛巾或紗布吸干凈。進入出菇階段,用竹桿架空薄膜,濕度提高到85%—90%,隨著子實體長大后,揭除薄膜,只蓋草簾,以利通風。采取揭開草簾,在畦周圍草簾上每天噴水2—3次,天氣干燥時可噴水4—5次,原則上是勤噴,少噴,保持床面濕度90%以上,溫度18度—22度,以滿足菇的生長需要。
7、采收:高溫季節,子實體生長到7—8成熟時,及時采收。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