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7日,江中藥業集團旗下“江中食療”獲共青城晟瑄3.18億元資金支持,在消費品類作了很多布局的晟道,一直在等一個拿下足夠市場知名度的“大品牌”的機會。“我最看好江中食療的地方在于,他開辟了一個新的品類(米稀),而不只是一個新的產品。”,晟道ceo薛宇寧曾這樣說,一提到米稀,消費者想到的自然是江中猴姑米稀。”
從江中猴姑餅干,再到猴姑米稀,猴姑豆稀,江中食療到底走了一條什么樣的價值再造之路呢?
一、得益于中國保健品巨大的市場容量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及整體生活水品的提高,自我的保健、自我醫療、自我護理逐漸成為人們預防、治療、維護健康、延年益壽的最好手段,這也使得人們購買中高檔保健品成為一種消費的新構成部分。
我國保健食品行業興起于20世紀80年代,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已經成為我國食品工業重要的一部分。
據《保健品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我國保健品行業規模從2002年的442億元增長至2017年的2376億元,年均復合增速超過10%。預計到2018年中國保健品市場規模將達到2,614億元,未來五年(2018-2022)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8.12%,2022年將達到3,572億元。
巨大的消費市場為保健食品行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間條件,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對健康生活質量的要求也在不斷增減,現在老百姓對健康的需求越來越強,對保健食品的需求量越來越大,老年人希望更長壽,更健康;年輕人隨著生活壓力的提高,也想通過保健食品緩解體力疲勞,增強免疫力等。
這一切都為保健食品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條件,江中集團通過對保健食品市場的前瞻研判,在2013年9月推出功效型食品江中猴姑餅干,品類定位訴求:猴菇做的餅干,價值定位:健康養胃;
二、基于對產業鏈精準的價值再造
韓志輝博士說過:“一個產業的未來在于兩個角度、六個層面的產業價值再造。我們必須從長遠考慮產業價值再造的問題。”
新鮮的猴頭菇作為一種食用菌,價格本身不是很貴,很多地方的市場上都有出售,售價15-30元人民幣不等,干猴頭菇則較貴一些,因為去除了水分,保存也方便。但是將猴頭菇做成猴姑餅干,價格就翻倍不止。更重要的是:江中食療以制藥的標準研發生產出江中猴姑餅干。這是市場上第一款主打“養胃”功效的餅干。猴姑餅干的出現,徹底改變了消費者對零食的定義,原來零食并不都是高糖高脂的垃圾食品,還可以兼具美味和健康。江中猴姑餅干以新的概念傳導給消費者,一方面與傳統的保健品形成一定的區隔,另一方面在產品研發之初,猴姑餅干就精準定位了消費群體——胃部不適人群。統計數據顯示:我國五成以上,大約7億民眾均伴有胃內幽門螺桿菌感染,但由于未出現臨床癥狀,很多人對其重視不足。隨著都市人群生活節奏不規律,胃病越發需要得到重視。由此,這款為胃部不適者打造的產品出現了。
再加上,江中健胃消食片是江中集團長盛不衰的健胃產品,在消費者的認知中,消化不良、胃脹、胃酸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健胃消食片,江中在健胃領域的地位與品牌支持,這些都成為江中猴姑一舉跨界成功的主要基因。。
猴姑餅干的異軍突起,使得一直以來以奧利奧、雀巢、達能、卡夫、太平等外來企業為主導的餅干市場受到巨大沖擊,隨著競爭加劇,奧利奧的市場份額從2012年的9.2%下降至2015年的6%。
三、從“猴姑餅干”再到“猴姑米稀”背后都有雙定位的影子
企業如何創新?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說過,企業有且只有兩項職能:創新和營銷,市場從最開始品類引領的藍海市場,產生的企業暴利時代,到后來隨著市場規模擴大,企業盲目跟風,導致的企業微利時代,再到最后隨著行業同質化極度嚴重,企業爭相拼價格戰,導致的企業無利時代,在這種情況下,如何通過供給側與需求側的雙向創新,走出一條新的企業發展之路就成為重中之重:雙定位理論一方面立足于企業供給側的創新,同時關注需求側的價值,企業在構建品牌戰略時,要充分關注消費者價值,在消費者心智中找到既有認知又有區隔的價值高地。因為有供給側創新的屬類定位,從而帶給消費者差異化的高價值。
我們復盤江中猴姑的幾個關鍵點可以發現,他的每一次成功轉型的背后都有雙定位的影子:
01 品類導入期(2013年9月-2014年12月)一體化營銷,開創藍海市場,企業暴利時代。
2014年,一則徐靜蕾在電視上吃餅干的廣告,為江中食療第一款上市產品猴姑餅干打出了第一槍。通過大量硬廣軟文造勢,短時間內向消費者傳遞:“健康養胃”新概念,使得猴姑餅干這個新品類在不到一年內風靡大江南北,在被消費者接受的同事,銷售團隊利用固有的品牌影響力強勢登陸OTC渠道,KA賣場,利用重組的費用資源進行主推,終端呈現熱銷之勢,第一年,賣出了8個億。
02品類發展期(2015年1月-2015年9月)品類被跟風模仿,發展陷入遲滯,企業陷入微利泥潭。
在江中產品在全國形成熱銷之后,天津樂吧、河南三九等企業迅速跟進猴姑餅干這個品類,這些企業運用自身對渠道的掌控及生產成本優勢,迅速推廣同類低價產品,導致江中的一部分市場被迅速瓜分,發展陷入遲滯,同時整個品類也隨著越來越大。
03品類成熟期(2015年——至今)價值再造雙定位,換發新生機。
由于消費分層及價格沖擊,消費者對于猴姑餅干的選擇變得越來越穩定,整個市場發展遇到了瓶頸,在這種情況下,江中集團不斷深化在功效食品領域的研究,進一步推出猴姑米稀,品類定位:猴姑米稀,價值定位:健脾養胃。
近些年,“不吃早餐,傷脾胃”已經成為一種共識,大量上班白領存在因早上趕時間,沒時間吃早餐的情況,基于此場景,一杯便捷而養胃的猴姑米稀“應運而生”。
江中猴姑米稀處方出自一健脾養胃的經典方自,成分包含十余種藥食兩用的珍貴食材,并以“熱食”的形式為胃不適人群提供更加符合傳統中醫養胃習慣的早餐。
江中集團在傳統中醫藥理的基礎上,邀請知名醫學家對配方進行改進,并通過加入現代先進科學技術,使得經過熟化處理的米稀,只需加入開水沖調即可食用,在早晨溫暖消費者的胃。即便如此,江中集團還是考慮到傳統袋裝食品在沖泡后,顧客還要刷碗,由此而帶來的不便也會影響很多人的產品體驗。為此,江中特意推出了杯裝產品,省去了袋裝產品使用完后需要洗完的不便。
這是一種典型的基于雙定位理論的創新:供給側立足于:猴姑+餅干;猴姑+米稀的屬類定位創新;需求側立足于:滿足消費者健脾養胃的剛需,兼顧需求和競爭;雙定位焦點明確,指向兩個方向,一方面針對供給側的屬類定位,另一方面針對需求側的利益與價值定位,兩者合二為一,構建出基于猴姑+系列的競爭戰略優勢。
從猴姑餅干,到猴姑米稀,再到最近的猴姑豆稀,江中食療通過不斷的產業鏈價值再造雙定位創新實踐,也為保健食療產業做大做強提供了一條值得借鑒學習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