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識過很多營銷理論,參加過很多營銷講座,對品牌營銷案例熟捻于胸。可當創業者親自去做品牌營銷時,依舊毫無起色。其實這很正常,品牌營銷是一套系統性的體系,受到制約的因素很多。品牌營銷做的好,創業者需把自己當成一名老中醫,小火慢熬;而非西醫,要求一針見血。
以下幾點,是同力成(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旗下品牌“E傳播”在服務眾多創業公司過程中,提煉出最有實操價值的幾個要素,分享給想要做好營銷的初創公司:
明確做營銷的目的
現如今,“借勢營銷”似乎成為品牌躥紅的不二法門。諸多品牌熱切跟風,即便沒有數據調研,我們也能感知到,失敗者多成功者少。諸多元素哪個適應中國的文化環境,哪個容易被公眾接受形成正傳播,哪個對品牌是有助益的,答案大家都心知肚明。很多創業者為了短期造勢,頭腦一熱,成為了“羊群效應”中的一只懶洋洋,這點實在不可取。
為什么要做?如何做?這兩點不能夠本末倒置。明確營銷行為的目的,才能更有效的分析營銷的環境,把握目標群體的需求,從而讓輸出的信息擲地有聲,而非模糊不清。對品牌本身毫無助益,只過了一把“段子手”的癮。
規劃策略,一以貫之
我們看到的海報、H5、病毒視頻、微刊等都只是創意形式。重要的是這背后策略的支撐,即在什么階段傳遞什么信息,傳遞什么樣的信息,以什么形式傳遞信息,怎樣能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的一系列問題,都是需要思考的。
尤以創業公司為甚,最開始打好地基,日復一日通過量變達到質變。可惜由于環境浮躁,大多數企業的營銷只是追求爆點,傳遞給外界的聲音斷斷續續,形態不一。這就好像一對戀人,有一方忽隱忽現,喜怒無常,另一方應該什么感受?相信很快就沒有然后了。試著把自己想象成一股清流,不急不緩的滋潤途中萬物。
先做好自己 再影響他人
共享經濟下,資源流動性高越發的透明。很多品牌都會采取或聯動或跨界合作的活動形式達成共贏。這的確是一個獲取流量很好的方式,只是獲取后,如何留住并且進一步發展新客戶,往往被創業者所忽略。
精明的創業者意識到:自媒體和產品一樣重要。讓粉絲在瀏覽你的自媒體時能夠清楚感知到,自媒體是和你的產品一脈相承而非割裂的,如視覺感知、語言調性;自媒體更加的真實,因為產品不會說話,不能和用戶溝通;自媒體和用戶的每次溝通都被期待,即優質的內容輸出。這方面我們可以從大品牌的官方微信中取經。
全民皆兵
對于初創品牌來講,如果短期內市場人才難求,也要組建一個具有高執行力的營銷大軍。戰略層面的交給專業的人去做,但是執行層面的,即走在一線的執行人員,還需要“自己人”。
這個自己人,不一定是一個市場專員或是市場部,而是“人人都是市場部”。這種類似于全民皆兵的策略會制造出更多的機會把品牌理念傳遞給目標用戶。所以不要把市場部和其他部門割裂開,而要把營銷釀制成“益生菌”,融入整個企業中。
互聯網環境下市場營銷不易,尤其對囊中羞澀,人力有限的創業公司,更需要聰明的去構建自己的營銷體系,形成自己獨特的營銷風格。
讓你的目標消費者不僅僅愛你的產品,更愛你的靈魂。(來源:大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