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目前我國現有食用菌機械裝備制造企業400多家,主要集中在江蘇、山東、河南、浙江、福建等省區。
食用菌產業的機械化普及程度是領先于其他農業項目的,尤其是食用菌工廠化生產,現代裝備已經覆蓋了食用菌制種、栽培、加工等各個環節,包括菌種發酵、空氣凈化、培養基制作、菌包生產、環境控制、產品干制、保鮮及深加工提取等,形成了由原料生產到菌種制作和菇房溫濕光風自動控制及加工的較為完整的體系。已經基本構筑起了食用菌現代化建設的物質技術裝備基礎。
有70%-80%的單位告知擁有自主研發的新裝備,其中有些企業在研發生產的過程中投入較大。
隨著近年來食用菌產業市場競爭日益激烈,裝備生產企業專利申請意識逐漸增強。目前食用菌相關裝備專利的擁有數量在逐漸提升,主要涉及的專利有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并且有的企業擁有多達幾十項國家專利。
很多裝備單位看好未來智能化裝備領域的較大市場,并且有些企業已經率先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研發,不僅僅是進行裝備的升級,還融合了物聯網技術由計算機控制進行計算協調分析,根據預設數據并結合外界的溫度、濕度、二氧化碳含量及光照和預設值進行比較和協調分析,可以做到換氣幾乎不改變溫度、濕度的變化,從而模擬食用菌最佳的生長環境,保證產品的產量和質量。
建議裝備生產企業在國家農機補貼政策大背景下,要加大食用菌裝備購置補貼申請力度,積極向注冊所在地或者主銷區省級農機化主管部門進行申報,爭取加入國家農機補貼目錄,讓行業同仁享受更多經濟上的補貼優惠。加快食用菌裝備技術創新步伐,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意識逐步實現標準化生產,重視國內、國際新裝備市場動態,加強裝備使用人員培訓力度,強強聯合建立產業鏈合作聯盟,推動食用菌機械裝備業升級發展,促進食用菌產業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