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4-08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農學系是我國創立最早的農學系科之一,2000年10月撤系建立農學院。在110年的辦學歷史中,一大批農業科技的奠基人和開拓者在本院任教,包括著名小麥育種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前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金善寶教授,著名棉花育種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馮澤芳教授,著名數量遺傳和大豆育種家馬育華教授等,還培養了一批知名學者、教育家、企業家及省市級領導干部。經過幾代人的艱苦努力,農學院已經建立了理念先進、層次完整、機制成熟的人才培養體系,構筑了結構合理、求實創新的學術梯隊,形成了誠樸、勤奮、合作、創新的優良院風。全院現有教職工146名,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2名,“千人計劃”專家1名,“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名,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4名,教授46名,副教授44名。建國以來,農學院已累計培養本專科生7000余人,碩、博研究生3800余人。
農學院現建有作物遺傳與種質創新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大豆改良中心和國家信息農業工程技術中心3個國家級平臺、7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和4個工程中心。擁有作物學國家重點一級學科,以及2個國家級重點二級學科(作物遺傳育種學、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2個江蘇省重點交叉學科(農業信息學、生物信息學)。設有1個博士后流動站、8個博士專業、4個碩士專業、4個本科專業。獨立設有明天獎學金、英才獎學金、寧粳獎學金和新紀元樹人獎學金等。
“十五”以來承擔國家“973”計劃、“863”計劃、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轉基因重大專項、農業部公益性行業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及部省級科研課題和國際合作研究課題400多項,累計研究經費超過5億元。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5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部省級科技成果獎勵15項,獲國家發明專利87項、植物新品種保護權21個、軟件著作權75個,制定省頒標準49項,培育出大豆、小麥、棉花、水稻等省農作物新品種61個。
農學院大力拓展國際合作與學術交流領域,先后與美國、日本、英國、加拿大、荷蘭等國家的30余所大學和科研機構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同時還與美國康奈爾大學、伊利諾伊大學、俄勒岡州立大學、荷蘭瓦赫寧根大學、日本千葉大學等建立了本科生“2+2”聯合培養計劃。每年接待合作研究與交流人員達150人次以上。
2011年,學校確立了建設世界一流農業大學的宏偉目標,農學院將秉承“誠樸勤仁”的校訓,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上取得更大的成績,為我國農業現代化貢獻更大的力量。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