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5-06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環境與資源學院辦學歷史可以追溯到1958年學校創建之初的林學系. 2005年7月更名為林業與生物技術學院(環境科技學院) , 2006年1月單獨細建環境科技學院, 2011年3月更名為環境與資源學院。學院秉承"德祟真人、行敬真態、問求真理、事達真諦”的”致真”院訓精神,培養具有良好生態素養、實踐技能、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環境資源類高素質人才。在讀木科生逾十人,在讀研究生達200余人。
學院師資力星雄厚。現有教職工78人,其中教授25人,副教授22人;博士生導師12人,碩士生導師41人。擁有國家“干人計劃”專家2人,浙江省特級專家1人,浙江省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浙江省萬人計劃青午拔尖人才1人,浙江省有突出貢獻青年專家1人,浙江省“千人計劃”專家2人.浙江省”151人T程”14人,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3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全國林業教學名師1人,浙江省高校教學名師2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6人,浙江省高校“三育人"先進個人2人,浙江省女職工建功立業標兵1人,浙江省“高校優秀教師”4人。兼職和客座教授達20余人。
學院辦學條件優厚。設農業資源與環境學科(省一流學科B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重點學科)、森林經理學(省-流學科A類)、環境科學與工程等3個學科,擁有農業資源與環境一級博士點和森林經理學二級博士點 ,碩土點3個;本科專業5個。建有省部共建亞熱帶森林培育國家重點實驗室(共建),亞熱帶森林資源培育 與高效利用學科創新引智基地(共建),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竹林碳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浙江省森林生態系統碳循環與固碳減排重點實驗室、浙江省土壤污染土物修復重點實驗室、浙江農林大學一中 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磯究所森林土壤與環境聯合實驗室。省級教學團隊1個,省級科技創新團隊2個,省級宣點宓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儀器設各總值3600萬元。學院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華東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院、浙江省測會與地理信息同、北京超圖軟件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天月國家自然保護區、浙江商達環保有限公司、臨安市太湖源觀賞竹種園有限公司等單位中建立了30余個實踐教學基地。建有《土壤學》、《森林經理學》 2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無人機傾斜攝影測星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日”。出版面向21世紀匡家級教材《土壤學》、“十五”規劃教材《測顯學》等70多部。
學院科磯創新勢頭強勁。近五年來,共主持名類國家、省部級科礦項目100多項,到位經費9000余萬元。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次1項,省科學技術獎多頂;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次1頂。發表SCI、一級期刊學術論文400多篇,出版專著15部,授權國家發明專利38項。
學院人才培養成效顯苦。以課程、課堂建設為核心,以實踐教學為推于,以教師科研和學科競賽為平臺,促進教學、科研和實踐相融臺.深化產學研用聯合培養。近五年,本科生主持省級及以上大學生科研訓練項目37項,其中國家級18項:參加學科競賽獲省部級以上獎項121人次;獲其他省級及以L榮譽66項。近三年,本科生就業率達98% ,讀研率達30%。
學院國際交流與合作廠泛。先后與美國奧本大學、英國樸茨茅斯大學、香港浸會大學等院校建立了"2+2”、 “4+1” 、短期訪學等名科形式的合作學關系。
學院以"一流學科”建設為龍頭,不斷深化教學改革,強力推進學科建設,著力強化科學研究,充分重視平臺建設,加快國際合作與交流進程,大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進一步增強創新創業服務能力 ,全面提高學院綜合實力,創建國內有影響力的教學研究型學院。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