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3-26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園藝學院創建于1936年。學院下設園藝系、茶學系、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系、遺傳育種教研室、園藝植物生物工程研究所5個教學系、室、所,現有園藝、茶學、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等3個本科專業,2016年起設置嚴家顯茶學創新班。擁有園藝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園藝學一級學科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涵蓋果樹學、茶學、蔬菜學、花卉與景觀園藝、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等5個二級學科,2個專業碩士領域(農業推廣園藝領域和設施農業領域)——2018年起,調整設置農藝與種業領域(園藝方向),形成了本科—碩士—博士—博士后的人才培養體系;園藝一級學科為省級重點學科和省重點特色學科。
現有福建省亞熱帶果樹及特種經濟作物種質資源共享平臺、福建省閩臺果樹種質試管苗庫、園藝植物遺傳育種學福建省高校首批重點實驗室、茶學福建省高校重點實驗室,福建省南亞熱帶果樹產業技術創新重點戰略聯盟等研究平臺。學院的優勢領域有園藝植物生物技術(細胞工程、基因組學、分子生物學)與種質創新、高優生產技術與品質控制機理,茶葉加工及加工裝備創新、茶葉經濟文化研究,綜合實力居于國內本學科的前列。
現有教職工87人,其中專任教師61人。專任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教師41人、占67.2%,45歲以下教師34人。正高職稱教師22人,副高職稱教師15人,博士生導師13人、碩士生導師(不含博導)17人。有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六屆園藝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全國農業推廣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農業部教材建設專家委員會委員2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4人;福建省“百千萬人才工程” 人選7人,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福建省高等學校新世紀優秀人才4人,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計劃入選者2人;有“雙聘院士”1人l 國家級人才3人,“閩江學者特聘教授” 1人,“閩江學者講座教授” 5人,“金山學者講座教授” 1人。此外,還擁有“園藝植物生物學與代謝組學研究中心”研究團隊。
截止2017年6月,全日制在校生1062人,其中研究生193人(博士生49人、碩士生144人)、本科生869人;辦學80多年以來,至今已培養出博士、碩士、本專科生及函授生近萬名,為我國園藝事業輸送了大批高級專業人才。畢業的杰出校友有中科院院士余松烈教授,原福建農業大學校長呂柳新教授,新西蘭皇家科學院首席科學家真菌學家高益槐教授,香港飛達帽業控股有限公司主席顏禧強先生,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創新領軍人才賴錦盛教授,國家梨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獲得者、南京農業大學張紹鈴教授,美國紐約城市大學里曼學院生物系終身教授、西南大學特聘教授鄭志亮博士等。
“十二五”以來,共承擔國家科技部支撐計劃、國家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專項資金、科技部富民強縣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博士點基金、省種業創新與產業化工程項目、省科技重大專項(首席專家單位)、省科技重大專項專題等重大科研項目以及省高校產學研重大項目、省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省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80多項,獲科研資助經費3000多萬元。獲福建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9項,獲國家授權發明專利16項,研發選育(引)的新品種審(認)定13個;發表論文400多篇,主編、參編教材16部,出版專著12多部。
“十二五”以來,共承擔了12項國家級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26項省級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建設了1個省級特色專業(園藝專業)、1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園藝專業)”、3門省級精品課程、1個省級園藝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省級教學實踐基地,建設了4門校精品課程、1個校級特色專業專業(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1個校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茶學)、1個校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校級實驗教學中心、3個校級大學生科研訓練基地。獲得了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校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主編高校規劃教材10部,其中《花卉裝飾與應用》獲得第三屆林農類全國優秀教材二等獎。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