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農業大學生物科學技術學院于2005年3月由理學院生物技術系和農學院生態學系合并組建而成,生物技術系的前身是肇始于1960年1月成立的湖南農學院基礎課部。生科人風雨兼程,篳路創業,使學院成為研究教學型學院,社會影響力不斷提升。
學院辦學層次齊全。1980年主辦植物生理生化專業師資班,同年植物生理生化專業獲全國第一批碩士學位授予權,1986年獲第三批博士學位授予權。生物學和生態學分別于2006年、2008年獲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并分別于2007年、2012年設立博士后流動站。目前,學院有2個湖南省“十二五”重點學科,1個湖南農業大學“十二五”重點學科, 2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個一級學科博士/碩士學位點,9個二級學科博士/碩士學位點,1個工程碩士學位點,2個農業推廣專業碩士學位點,4個本科專業,形成了“博士后、博士、碩士、學士” 完整的培養體系,涉及生物學、生態學和生物工程3個一級學科。現有在校博士研究生100余人、碩士研究生近400人、全日制本科生700余人。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專任教師90人,其中教授37人,副教授35人,具有博士學位72人。有美國科學院院士(特聘教授)1人,國務院學科評議組專家1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4人,湖南省“百人計劃”4人,湖南省“芙蓉學者”1人,湖南省學科評議組專家2人,湖南省新世紀121人才工程人選5人,湖南省普通高校學科帶頭人5人,“神農學者”6人。有博士生導師(含兼職)50人,碩士生導師52人。
學院辦學條件優良,擁有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湖南省示范實驗室,3個中央與地方共建專業實驗室和實訓中心, 4個湖南省重點實驗室(研究所),2個湖南省教育廳重點實驗室,3個湖南省發改委工程實驗室,4個湖南農業大學研究所(中心),以及中國煙草中南農業試驗站,中法植物表觀遺傳學國際聯合實驗室和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共建芒草聯合實驗室等教學科研創新平臺。教學科研用房達12000m2、儀器設備7000萬元,近幾年年均到位科研經費近2000萬元。
學院對外交流廣泛,已與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植物分子生物學研究所、美國德克薩斯理工大學、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河濱分校、美國密蘇里大學、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加拿大阿爾伯達大學、英國格林威治大學等國外大學與研究所,以及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國農業科學院、湖南省農業科學院、冠豐種業主要農作物種質創新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國內科研單位建立了合作關系。
學院恪守湖南農業大學“樸誠、奮勉、求實、創新”校訓,牢固樹立“質量立院、人才興院、特色強院”辦學理念,傳揚“團結、進取、嚴謹、創新”院風,學院始終堅持立足湖南、面向全國、面向世界、服務“三農”、服務社會,堅持以人才培養為中心,學科建設為龍頭,彰顯生物學、生態學、生物工程與社會經濟發展緊密結合的特色,為社會培養優秀的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已成為湖南省乃至全國生物科學、生態學、生物工程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