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11-30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學院擁有農業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農業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和碩士學位授予權,涵蓋了農業機械化工程、農業生物環境與能源工程、農業水土工程、農業電氣化與自動化4個二級學科博士點和碩士點,擁有工程碩士(農業工程領域)和農業碩士(農業機械化領域)2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農業工程”山西省特色重點學科,“旱作農業機械關鍵技術與裝備”山西省重點實驗室,“農業工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農業機械化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創新中心等學科和平臺。
學院現有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農業電氣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交通運輸、車輛工程等6個全日制本科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2個雙學位和本專科函授專業。“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省級品牌專業,“機械制圖與計算機繪圖”首批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機械制圖”、“工程力學”省級精品課程。
學院現有教職工70余名,其中教授9名,副教授9名,講師18名,助教18名,其他專業技術職務系列人員18名;博士生導師8名,碩士生導師25名。教師中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占95%,形成一支年齡、職稱結構合理、學術水平高的教學科研隊伍。有全國優秀教師1名,省級教學名師2名,省級優秀教師3名,學科帶頭人6名。在校博士、碩士研究生100余名,本科生1800余名。
學院設有農機與汽車工程系、機械工程系、電氣工程系、工程基礎部、實驗教學中心、駕駛技能訓練中心和金工實習中心等教學機構。有6個研究性實驗室,29個專業實驗室,擁有ASD現場近紅外光譜輻射儀、LabVIEW數據采集分析系統、GPS接收系統及配套軟件、CPS圖象采集分析系統、Instron生物材料力學性質試驗系統、物性分析儀、旋轉機械故障分析系統、冷凍干燥試驗機、恒溫恒濕裝置、全液壓驅動農業機械土槽試驗系統等各型先進儀器設備,在校外合作共建三結合基地8個,為教學和科研提供了有力保障。
結合農業工程學科發展和地方經濟建設的需要,成立了農業工程研究所、丘陵山地農業裝備協同創新中心等研究機構,開展機械化保護性耕作技術及裝備、谷子全程機械化技術及裝備、生態畜牧生產機械化技術及裝備、農業生物環境工程及調控技術、精細農業關鍵技術及裝備、小雜糧機械化生產關鍵技術及裝備、低能耗真空冷凍干燥加工技術、機器視覺技術的應用、電磁場技術在農業工程中的應用、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術、節水灌溉工程技術及裝備、生物質能轉化與利用技術、農業信息化技術、農業機械化管理與發展戰略等方面的研究,形成了農業生物力學與物料機械特性、旱作農業機械化技術與裝備、農業信息化技術、設施農業工程及生物環境調控、旱作農業節水技術與裝備等穩定的研究方向,取得了一批具有應用價值的科研成果。
近年來,發表論文500多篇,SCI、EI、ISTP等收錄100余篇,出版教材論著50多部,40多項科研成果通過省級鑒定,獲省級二等獎以上成果獎勵22項,獲國家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50多項。目前承擔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智能農機裝備”重大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2項,省級科研項目25項。
學院非常重視科技開發與推廣工作,在不斷擴大對外合作與交流過程中,充分利用人才優勢和技術優勢,在小籽粒精少量播種機、谷子脫粒機、檸條收割機、液壓翻轉犁、花椒采摘機、智能化土壤養分測試儀、大型連棟溫室設計制造及控制系統、低能耗凍干工藝、礦石分選裝置、食用菌干燥裝置、V法鑄造及暖氣片生產線等技術和成果推廣應用中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地方經濟建設作出了貢獻。
學生培養質量不斷提高,連續多年就業率居全校第一。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