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職業技術學院前身是創建于1965年的廣西勞動大學,先后歷經廣西農學院熱帶作物分院(本科)、廣西農墾職工大學、廣西農工商職業大學等歷史階段。1998年經國家教育部批準,成為廣西首批改制的公辦高等職業院校。學院先后被評為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教育部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院校、全國職業院校魅力校園、自治區“衛生優秀學校”、自治區安全文明校園和南寧市生態園林單位、國家示范性骨干高職院校建設優秀單位、全國首批百所高職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廣西首批高等教育綜合改革試點職業院校、連續14年榮獲“全區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全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示范校50強等榮譽稱號。
學院地處南寧空港經濟區,占地面積1166畝,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42萬人,東盟國家留學生40余人,面向全國20多個省市及部分東盟國家招生。學院設有農業與環境工程技術系、經貿系、管理系、機械與汽車技術系、藝術設計與建筑系、計算機與電子信息工程系、食品與生物技術系、傳媒系、繼續教育部、基礎課教學部等10個教學系部,開設有53個緊貼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招生專業及專業方向,是一所一、二、三產類專業協調發展的綜合性高職院校。學院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研合作教育發展道路,狠抓教育教學質量,廣大畢業生以過硬的技術、良好的素質、較強的創新能力深受社會各界的贊譽。辦學50多年來,學院已為經濟社會發展培養各類人才近6萬名。
學院現有教職工635人,獲博士、碩士研究生學歷教師293人,具有高級職稱140人,學院擁有廣西壯族自治區優秀教學團隊5個,協同創新團隊2個,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1人,廣西壯族自治區教學名師4人,“八桂名師”1人,首屆廣西高校杰出科技人才1人。
近年來,學院在“以德立人,以技立業”校訓的指引下,堅持“服務、合作、開放”辦學理念,主動對接現代農業產業鏈,建設涉農專業群,形成了以農類專業為特色,裝備制造、電子信息、財經、文化藝術、新聞傳播等大類專業綜合協調發展的專業結構。學院以國家骨干院校建設為帶動,加強辦學體制機制創新,牽頭成立了政府、行業、企業、社區、學院五方聯動的行業主導型學院理事會;牽頭組建了中國-東盟邊境職業教育聯盟,建立中國東盟職業教育多元化合作交流平臺;聯合企業、中高職院校、科研院所等單位,成立了廣西茶業職業教育集團、廣西物流職業教育集團;當前,學院正在推進4A級校園景區文化育人建設等項目。
學院積極深化教育教學改革,辦學成果顯著。現已建成國家骨干高職院校重點建設專業6個,國家教改試點專業2個,中央財政支持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項目2個,自治區優質專業17個,自治區優勢特色專業9個,自治區示范特色專業及實訓基地5個;國家級職業教育實訓基地3個,自治區示范性職業教育實訓基地10個,廣西民族文化傳承創新職業教育基地1個,廣西高校“大學生創業示范基地”1個;國家級精品課程4門,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2門,自治區級精品課程19門,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自治區教學成果獎14項,其中特等獎2項、一等獎4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