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農業大學食藥用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發布時間:2017-04-20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吉林農業大學食藥用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工程中心)于2007年由教育部批準,依托吉林農業大學立項建設,2013年正式通過教育部驗收。該工程中心是在老一輩菌物學家周宗璜先生及其弟子李玉院士的帶領下,在原吉林農業大學菌物研究所的基礎上建設。歷經40余年的建設和發展,走過了從植物病理學專業、菌類作物學科,到菌物研究所、食藥用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發展歷程。
工程中心現有實驗室面積5000平方米,菌菜基地面積9000平方米,儀器設備價值總計達6000余萬元。目前開展包括菌物資源與保育、食藥用菌遺傳育種、食藥用菌規范化栽培、食藥用菌活性成分與精深加工等四個研究方向,建立了從產品開發到成果轉化的全產業鏈科研平臺,構建了從基礎科學研究到產業的核心技術研發體系。依托工程中心,建有中俄及中國白俄羅斯菌類資源保育中心、菌物標本館、農業部北方食用菌資源利用重點實驗室、吉林省發改委菌類作物工程實驗室、吉林省食用菌科技創新中心、中央地方共建應用菌物中心實驗室、經濟菌物高端科技創新平臺等科研平臺,成為了我國重要的食藥用菌人才培養基地和產業化示范基地。
工程中心現有在職科研人員20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1人,蒙古國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1人,教授12人、副教授6人、講師7人,在讀碩、博研究生及博士后研究人員200余人。獲批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創新團隊。建設了一支以院士為核心,以國家“千人計劃”人才等為骨干,以“教育部創新團隊”和“國家級教學團隊”為支撐的人才隊伍。在教學上創建了食用菌專科專業和應用生物科學(食藥用菌方向)本科專業。依托植物病理、菌物學、菌類作物博士授權學科和博士后流動站,形成了從專科、本科、碩士至博士及博士后流動站的食用菌人才完整的教育體系,培養了一大批不同層次的優秀人才,為我國的菌物事業做出突出貢獻。創辦了《菌物研究》學術期刊,承擔國家科技部973、863、農業部948、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農業部產業技術體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省部級和與企業合作的多項研究課題。近五年來,在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800余篇,其中120余篇被“SCI”收錄或引用,出版菌物學術著作20余部(其中《中國大型菌物資源圖鑒》獲得國家出版基金資助,是國家十二五重點規劃圖書)、新農村建設栽培新技術系列科普著作30余部,獲得國家授權發明專利60余項,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1項、吉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二等獎7項、三等獎11項。2014年工程中心被中組部、中宣部、科技部等四部委授予“全國專業先進集體”榮譽稱號。2015年學術帶頭人李玉院士榮獲首屆戴芳瀾科學技術獎“終身成就獎”。
工程中心注重產學研協同創新,構建了立足東北、面向全國的多團隊協同、多技術集成的協同創新模式。研究團隊在李玉院士的帶領下將基礎理論與應用技術相結合,以創新成果為依托,研究解決北方食用菌工程技術難題,促進了食用菌產業升級。收集保存菌物標本與菌株達3萬份,建成了位居國內前列水平的菌類種質資源庫。在食用菌領域篩選培育出玉木耳、玉珊瑚等45個品種,8個通過國審;創新改進了全日光栽培黑木耳等8項關鍵技術,改變了傳統栽培模式;創新集成了無公害黑木耳、香菇、靈芝等栽培上的9個標準技術體系,兩棚制花菇生產等3種生產工藝,米菇間作等6項生產模式。建立生產示范基地26個,以“專家+示范基地+農業技術員+科技示范戶+輻射帶動農戶”的“五位一體”食用菌技術模式進行普及推廣。積極參與精準產業扶貧,指導培訓技術骨干8000多人次,帶動3萬農戶,累計推廣60多億袋(菌包),在創造直接經濟效益近80億元。
工程中心實施開放戰略,響應國家“一帶一路”的倡導,不斷拓展對外合作空間。五年來,先后與美國、日本、韓國、俄羅斯、贊比亞、坦桑尼亞等國家、地區的20多所院校和科研單位建立了交流合作關系,舉辦第八屆國際黏菌系統學及生態學會議、國際經濟菌物大會、中國工程科技論壇等國際、國內食用菌行業會議20余次,并在江蘇丹陽、福建漳州、浙江慶元等地建立院士企業專家工作站5個,成功轉化多項科技成果,幫助相關企業獲得較大經濟效益,推動了食用菌產業升級和轉型。積極搭建平臺為國內外從事有關食藥用菌研究人員提供科研及成果轉化的平臺;為海外留學生短期回國工作提供寬松的科研與開發條件,促進國際合作與交流。提供東北地區相關企業的委托技術研究及相關技術服務,立足東北,振興老工業基地,并面向全國,加速科技成果轉化與推廣,從而服務帶動區域經濟的發展。
工程中心秉承學校“明德崇智、厚樸篤行”的校訓精神,遵循“積聚一流科研人才、建設一流科研平臺、培育一流科研成果”的原則,努力建設為食用菌人才聚集地、產品孵化園、項目的匯聚池、產業的示范區,為國家食用菌產業的升級發展和區域經濟的發展做出貢獻。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