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微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發布時間:2016-12-07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山東大學微生物學科歷史悠久,基礎良好,獲我國首批博士和碩士學位授予權,1987年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同年經國家批準,由世界銀行貸款120萬美元,國內配套362萬人民幣投資建設,籌建國家重點實驗室,1995年11月通過國家驗收,正式命名為微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開始運行和對外開放。2001、2006、2011年 三次通過了國家科技部組織的評估,成績良好。現任重點實驗室主任為“千人計劃”國家特聘專家張友明教授,現任學術委員會主任為中國科學院院士鄧子新教授。
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被譽為21世紀科學技術發展的主流。微生物技術作為其中的主要分支,是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發展 的重要基礎和先導,在解決人類社會所面臨 的資源緊缺、環境污染、糧食危機、生態破壞等嚴峻挑戰方面,微生物技術具有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實驗室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微生物及其改造技術;2、資源與環境微生物技術;3、工業醫藥微生物技術。
實驗室目前擁有一支年齡結構與知識結構合理、學術思想活躍、能夠承擔國家大型科研項目的中青年學術骨干隊伍。現有“千人計劃”專家3名,國家杰出青年基金 獲得者3名,國家級“百千萬”工程人才1名,“泰山學者”4名,973首席科學家1名,固定人員有教授32人,副教授7人,所有教師均具有博士學位,且 60%以上具有1年以上的海外工作經歷。近五年,實驗室承擔各類科研項目293項,經費總額17421萬元,其中國家級項目占70%,省部級和橫向項目經費30%。近三年,實驗室獲得發明專利70項,在Nat Struct Mol Biol、PNAS、Mol Biol Evol、ISME J、Mol Microbiol等知名刊物發表SCI論文300余篇。
實驗室在學科建設方面取得了諸多進展,推動了我國微生物技術研究工作的發展,成為國內微生物技術基礎研究、應用開發研究和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在國家相關 政策和依托單位山東大學的有力支持下,實驗室將始終圍繞國家的戰略目標,立足創新的基礎研究,加快實現科技成果的轉化,爭取在科研方面實現重大的突破并進 一步引進和培養高水平人才,保持研究隊伍的活力。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