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原子能農業利用研究有稻、麥輻射育種、農用核儀器的研制、放射免疫技術、核計量計研制、農副產品、醫用品的輻照保鮮加工等的研究?!?/div>
主要研究成果(1991~1996)
1.小麥新品種揚麥5號 1991年國家級科技進步一等獎。完成單位:江蘇省里下河地區農科所。完成者:程順和、陳道元、陳志堂等
2.抗病高產優質中秈稻品種揚稻4號的選育及推廣 1991年國家星火科技一等獎。完成單位:江蘇里下河農業科學研究所,揚 州市科委。完成者:張洪熙
3.蘇南、川西高產稻區區域農業發展關鍵技術途徑 1991年農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完成單位: 江蘇省農科院現代化所,四川省農科院土肥所、作物所
4.試管豬技術研究 1991年農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完成單位:江蘇省農科院牧醫所、東北農學院、南京農業大學、中國農科院畜牧所。完成者:范必勤、江金益、熊惠卿、鐘聲、王斌等
5.兔病毒性出血癥和巴氏桿菌病的防制技術 1991年外貿部科技進步二等獎。完成單位:江蘇省農科院牧醫所、江蘇省畜產進出口公司。完成者:董亞芳、江學余、王啟明等
6.水稻品種揚稻3號 1991年江蘇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完成單位:江蘇省里下河地區農科所。完成者:張洪熙、張寶群、孔祥斗、李志正、譚長樂等
7.多效稻種消毒劑線菌清的研究及其開發應用 1991年江蘇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完成單位:江蘇省 丘陵地區鎮江農科所、江蘇省植保站、太倉和宜興植保站。完成者:吳漢章、張超然等
8.罐藏黃桃熟期配套品種選育 1992年農業部科技進步一等獎。完成單位:江蘇省農科院園藝所、中國農科院鄭州果樹所、浙江省農科院園藝所、北京果樹研究所、大連農科所。完成者:汪祖華、王逢壽、宗學普、胡征齡、傅惠芬等
9.撲虱靈防治稻飛虱的毒理應用技術推廣 1992年江省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完成單位:江蘇省農科院植保所、江蘇省植保站、江蘇省農藥所。完成者:杜正文、李希平、余智勇、崔國鈞等
10.極早熟水蜜桃——早花露 1992年江蘇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完成單位:江蘇省農科院園藝所。完成者:汪祖華、湯秀蓮、郭洪、史梅英 11.小麥梭條花葉病病原發生規律和綜合防治技術及應用 1992年江蘇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完成單位:江蘇省農科院植保所、里下河農科所、儀征種子公司。完成者:侯慶樹、李志正、周益軍、王令坤、方南喜等
12.黃淮海平原中低產地區綜合治理的研究與開發 1993年國家級科技進步特等獎。江蘇省農科院為第六完成單位。完成者:趙守仁
13.麥類作物抗白粉病基因定位和抗源創新 1993年農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完成單位:江蘇省農科院遺傳所、糧作所、中國農科院遺傳生理所。完成者:姚景俠、鐘少斌、仲裕泉、熊恩惠、張德玉等
14.水稻栽培計算機模擬優化決策系統 1993年江蘇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完成單位:江蘇省農科院現代化所、江蘇省農林廳作栽站。完成者:高亮之、金之慶、黃耀、陳華、李秉柏等
15.辣椒新品種蘇椒2號選育與應用 1993年江蘇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完成單位:江蘇省農科院蔬菜所。完成者:丁梨平、趙華侖、孫潔波等
16.小麥赤霉病毒素的研究及其應用技術 1994年農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完成單位:江蘇省農科院植保所、江蘇省植保站、江蘇省丘陵地區鎮江農科所、江蘇省太湖地區農科所、江蘇省沿海地區農科所、江蘇省徐淮地區淮陰農科所、江蘇農學院植保系。完成者:王裕中、吳漢章、劉培元、史建榮等
17.高產多抗優質中秈揚稻4號 1994年江蘇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完成單位:江蘇省里下河地區農科所。完成者:張洪熙、張寶群、譚長樂、殷向東、戴正元等
18.優質多抗粉果系列番茄品種蘇抗7、8、9號的選育與應用 1995年江蘇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完成單位:江蘇省農科院蔬菜所。完成者:徐鶴林、余文貴、陸春貴、楊榮昌、李惠芬等
19.普通小麥品種耐濕鑒定及其遺傳特性研究 1995年江蘇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完成單位:江蘇省農科院糧作所、南京農業大學農學系、江蘇省太湖地區農科所。完成者:曹陽、蔡士賓、朱偉、熊恩慧、方先文
20.同位素及天然示蹤法探測填基滲流場研究 1995年江蘇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完成單位:江蘇省農科院原子能所、新安江水電站。完成者:陳建生、杜國平、劉愛光、鄭正、劉懷成、高國治等國際協作
江蘇省農業科學院對外科技經濟合作中心為本院系統各個研究所與國外開展科技合作與經濟貿易合作直接服務的機構,也為江蘇省的農業、畜牧業的生產和研究提供幫助。
從1978年以來,江蘇省農業科學院和下屬各研究所,通過對外科技經濟合作中心,先后接待了世界五大洲的50多個國家和10多個國際研究機構的貴賓12000多人次。他們之中有國家元首和黨政要人,但更多的是從事農牧業生產、教育、研究和管理的專家、教授,通過考察訪問,我院先后與12個國際研究機構、國外大學、農業試驗場簽訂了雙方開展交流與合作協議書,并實施了100多項科技合作項目?! ∨汕部萍既藛T出國進修、考察、讀學位、參加國際會議、開展合作研究也是對外科技經濟合作中心的一項重要工作,10多年已有300多名科技人員分赴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與國外專家建立了廣泛的聯系與合作。
通過貿易洽談,使江蘇省農業科學院內的科技成果與科技產品走進了世界市場。我們真誠歡迎世界各國的農業科技界、企業界的朋友們到江蘇省農業科學院來參觀訪問、合作研究與科技交流、洽談農副產品的進出口業務。
科研力量
江蘇省農業科學院院部按專業劃分設有12個專業研究所,按農業經濟區劃設有9個農區所,并在業務上指導5個市蔬菜研究所的工作。全院系統現有在職職工2736人,其中科技人員1478人,高級職稱科技人員374名(研究員45人),省級以上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38人,有107名科技人員享受國家特殊津貼,100多名科技人員在國際、國內學術機構擔任重要職務。
主要成就
“八五“以來,全院共承擔國家、省級以上研究課題近1000項,獲得部、省級以上成果獎199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部省級一、二等獎59項,有166個農作物新品種通過省級審定,占江蘇省審定品種的80%以上。“揚麥158”小麥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年推廣應用面積在2500萬畝以上;兩系法亞種間雜交水稻“兩優培九”的選育成功,在水稻育種理論和實踐上都取得新的突破;雙低雜交油菜“寧雜1號”為農業結構調整有力的提供了成果保證。此外,蘇玉系列玉米、蘇蜜系列西瓜、蘇椒系列辣椒、蘇鐘系列雜交豬、蘇薯系列甘薯等,以及病蟲草害、牲畜疫病綜合防治、土壤改良、生物技術、原子能農業利用、農業現代化研究等成果都在生產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瞄準市場需求,依托專業優勢,全院加大科技成果的轉化,并廣泛開展了富有成效的科技服務活動。目前,全院共興辦各類科技型企業22個,其中股份合作制企業2個,中外合作企業1個,有限責任公司10個,院獨資企業4個,院辦實體5個,成果累計示范推廣面積達到1500萬公頃以上,創社會經濟效益100多億元。對外交流不斷擴大,全院已與20多個國家、地區以及國際16個農業學術組織建立了科技合作關系。
主要榮譽
在物質文明取得成績的同時,全院精神文明建設也躍上新水平。全院連續4屆被評為省級文明單位,現有11個研究所被評為全國百強研究所,有2個研究所分別被評為全國科研、開發十強研究所,全院綜合實力和整體面貌處于全國領先地位。
處于世紀之交的江蘇省農業科學院,將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搶抓第三次發展機遇的總體部署,不斷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努力攀登科技高峰,推進科技與經濟的緊密結合,加快科技事業發展步伐,把全院建設成為全省農業科技創新中心、農業科技產品交易市場、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和農業科普培訓基地。
發展前景
“九五”初期,江蘇省農業科學院提出以科研工作為主體,以科技開發和科技服務為兩翼的發展戰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強人才培養,努力攀登科技高峰,推進科研與經濟的結合,加快科技事業發展,力爭在“九五”末期,建設成為成果突出、效益顯著、管理先進、環境優美、精神文明的高水平省級農業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