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3-02-01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安徽省農業科學院是省政府直屬綜合性農業科研事業單位,1960年建院。下設研究機構有水稻、作物、棉花、畜牧、園藝、水產、茶葉、農產品加工等14個專業研究所。建有國家水稻改良分中心、國家茶樹育種分中心、國家棉花育種分中心、國家油菜育種分中心、農業部優勢農作物創新中心、國家長江中下游稻作技術創新中心、農業部轉基因生物產品監督檢測中心等多個國家級工程技術中心,還建有3個省級重點實驗室,為推進科技創新提供條件支撐。
全院現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544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人員238人,國家級學術帶頭人4人,省級學術帶頭人18人,省部級突出貢獻專家12人,5個科研團隊入選省“115產業創新團隊”。在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中,我院獲得6個國家級科學家崗位、14個國家級綜合實驗站的建設任務,已成為體系中的重要力量。
“十一五”以來,全院共承擔國家“863”高技術計劃、“97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等國家級和省級各類項目800多項。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科技獎36項,其中國家發明二等獎1項,省部級一等獎2項、二等獎6項;審定農作物新品種83個,制修訂國家及行業標準6項、地方標準68項,獲國家發明專利19項,其中我院研創的“甘藍型油菜隱性上位互作核不育三系選育及制種方法”,榮獲2007年度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水稻兩系育種、離子束育種、油菜雜交育種、蔬菜育種、基因指紋技術等研究已進入國內先進水平。
歷經半個世紀的風雨,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已發展成為研究學科較為齊全、技術創新優勢較為突出的省級綜合性農業科研中心。
根據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省委、省政府直屬事業單位機構改革的實施意見》(皖發[2002]21號)精神,安徽省農業科學院為省政府直屬事業單位,是我省農業科學綜合研究機構,正廳級建制。安徽省農業科學院(簡稱省農科院,下同)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方案如下:
一、職能調整
根據新時期農業科學院工作的任務和要求,對省農科院職責作適當調整。
(一)加強農業科技創新工作,為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服務。
(二)突出各研究所獨立事業單位法人地位,強化其對事業發展的責任和權力,增強自我發展能力,以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農業科技事業發展的需要。
(三)推進后勤社會化改革過程,將院機關后勤服務職能交給院機關服務中心承擔。
二、主要職責
根據上述職能調整,省農科院的主要職責是:
(一)組織院屬各單位,開展農業科學的基礎實驗研究和開發運用研究。
(二)圍繞安徽農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加強農業高新技術特別是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研究,農業環境資源保護研究,綠色食品的開發研究,農業技術開發研究和新品種中間試驗及推廣工作。
(三)組織承擔省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中重大問題的課題研究,為省政府和有關部門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四)組織開展農業學術交流、技術合作和科研人才培養工作。
(五)指導市、縣農業科學的研究工作。
(六)配合有關部門做好科研成果推廣、科技扶貧、科技下鄉和技術培咨詢、服務等工作。
(七)承擔國家科技部、農業部和中國農科院下達的課題研究任務;承辦省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三、內設機構
根據上述職責,省農科院內設6個處室和機關黨委。
(一)辦公室
協助院領導處理日常工作,協調機關各處室的工作關系;負責制訂院中長期工作規劃和年度實施計劃;負責會議組織、文電處理、檔信訪、保密、保衛等機關行政事務管理工作;負責編發科技快報工作;承擔院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二)科研管理處
負責擬定院中、長期科研規劃和年度實施計劃;負責向國家和省、部、院等申報有關科研項目,開展課題計劃執行情況的檢查,承擔科研統計和科研年報工作;負責科研成果預測、中試、示范和推廣工作;負責科技扶貧、科技下鄉有關工作;負責管理院科研、開發基金;承擔院學術委員會的日常工作。
(三)科技產業處
負責宣傳貫徹國家和省農業科技產業法律法規、政策;負責擬定院科技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并組織實施和督促檢查;負責管理和指導院科技產業開發經營活動。
(四)計劃財務管理處
負責編制院年度財務計劃和預決算,并組織實施;負責全院預算內、外各項經費管理;負責全院國有資產管理和監督。
(五)人事處(離退休工作處)
負責院機關和直屬機構編制和人事管理工作;負責全院干部職工專業技術職務評定、勞資管理、教育培訓工作;負責院機關離退休人員的管理服務工作。
(六)紀檢組(監察室)
負責院機關及直屬單位黨的紀律檢查和行政監察工作。
(七)機關黨委
負責院機關及直屬單位黨群和政治思想工作。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