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食用菌高新技術培訓班在濟南舉辦
發布日期: 2006-03-10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2006年3月2日至4日,由山東省食用菌協會、省食用菌工作站主辦的全省食用菌高新技術培訓班在濟南舉行。山東省農業廳副廳長馮繼康、省科技廳星火辦主任王建國、省食用菌協會顧問解思泌研究員等出席了開班儀式。應邀授課的專家有江蘇省農業科學院宋金俤教授、山東省農業科學院萬魯長教授、山東天禾菇菜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欽華等。全省有關市、縣、區農業局、蔬菜辦、鄉鎮政府、生產基地技術員及負責人,食用菌加工、貿易企業及菌需物資生產供應企業,科研、教學單位的技術人員,食用菌生產大戶及初學者等200余人參加了培訓。
本次培訓班的主要內容有:林菌、菇菜間作栽培技術,大宗菇類香菇和珍稀菇類栽培、病蟲害防治技術、食用菌腌漬、速凍等簡易加工技術,食用菌國內外市場現狀、發展形勢及對策,食用菌標準化生產技術流程及要點,食用菌反季節栽培技術等。
在開班儀式上,馮繼康副廳長結合新形勢下的“三農”問題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任務,深刻闡述了山東食用菌生產現狀及所面臨的任務。指出,食用菌作為我國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中一個朝陽產業,具有行業優勢、生態優勢及產品優勢,大力發展食用菌產業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農業生態良性循環,建設資源節約型生態高效農業,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選擇,也是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渠道。食用菌產業的蓬勃發展,不僅成為很多地區農村經濟的主導產業和農民致富的重要途徑,而且也帶動了餐飲業、包裝業、醫藥業等相關產業的發展。這次全省食用菌技術培訓班,是在各級領導的重視與支持下,按照省廳制定的跨世紀青年農民培訓、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和新型農民創業培訓工程的統一部署,立足于當前食用菌產業發展的客觀需求而組織召開的。
另據省食用菌工作站統計,2005年,全省食用菌總產量達到130萬噸,同比增長19%;總產值60億元,同比增長34.2%;出口創匯1.2億美元,同比增長26.6%。消耗農作物秸稈、農產品下腳料、廢棄枝條和木屑等農業廢料221.3萬噸,各項指標穩居全國前三。目前全省食用菌技術人員已達1萬余人,涌現出一批如莘縣、定陶、惠民、新泰、鄒城、武城、牟平、蒼山、棲霞、淄川、利津、莒縣、臺兒莊、滕州、臨朐、壽光、齊河、歷城、文登、魚臺等年總產值超過2億元的食用菌主產縣,帶動了全省300萬農民致富,菇農戶均增收8000元。責任編輯:suokai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