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找工作的好季節(jié),很多應屆畢業(yè)生都開始活躍起來了,那么對于初入職場的菜鳥來說,如何快速融入職場,收到同事和領導的認可呢?下面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一、工作遇到問題想要“求救”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職場問問題的對象、方法、時間和場合
剛剛步入職場,應屆生必然存在很多不懂不會的問題,這時候多問多請教是對的,但要注意方式方法和時間場合,畢竟職場不是校園。還在讀書的時候,有專業(yè)的老師、教授、師兄師姐幫你,有問題時可以隨時請求老師、同學、師兄師姐,所以很難培養(yǎng)把問題組織得讓回答者更容易理解的習慣,也不會去思考現在是不是提問的好時機。下面就跟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如何提問的經驗,供參考:
1.遇到問題之后,首先留一些時間給自己思考,這個難題應該怎么解決,想出可能解決問題的幾個方案。通常情況下,經過思考后,大多數問題都能夠被初步解決。
2.應屆生的解決方案一般不會一次就通過,需要來來回回優(yōu)化,千萬不要玻璃心,覺得自己花了這么多努力寫的方案,領導還是不滿意。你要知道這種情況你的領導對你的方案還是有一定認可度的,如果你的領導直接告訴你方案不用改了,很可能是他們覺得方案實在太爛,還不如自己重新寫一份。
3.如果自己已經想了好多個方案,但還是覺得問題解決不了,這時候就可以大大方方請教你的領導了。
4.你的問題需要在30秒內闡述清楚,闡述方式參考著名的金字塔原理,簡單來說就是講重點,分邏輯。
5.每次向領導請教的時候問一下他們是否有時間,盡量將時間控制在10分鐘內,如果問題比較復雜,和領導約好特定的時間,到時候再去找他。
6.注意提問的場合,當很多人一起開會的時候,和開會主題無關的問題就不要提了;如果是吃飯的場合,也盡量不要提;更不要在領導準備出門的時候提,建議大家可以找一個會議室進行交流。
二、不以結果為目的的努力都是無用功
在學校的時候,學習結果以具體的分數為評判標準,并且設置了及格線、優(yōu)秀線、平均分。當然這個分數是不僅僅看結果的,還會看解題過程。盡管結果不正確,但你們在課外的努力能夠得到老師的認可,并且一定的公式和解題步驟都能夠得到分數。但是在職場中,領導最能看到你努力的地方,就在于你做事的最終結果如何,就算你完成任務的過程很艱辛,但最終結果一般,你的職場“分數”依舊高不起來。
下面就給大家來支支招:
1.職場中做事,以結果為目的去努力。當拿到一個任務時,過程中的每一步都要考慮這對最后的結果是不是能創(chuàng)造價值,以“結果”為重點去做事。
2.當任務完成,出結果的時候,一定要對現實結果和理想結果中的差距在哪里,根據已有結果分析工作中哪些步驟可以改進,采用哪些方案能夠讓結果更好。
3.吸取每一次工作任務中的經驗,運用到下一次工作的結果上。
4.研究別人的工作,看他最后的工作結果是怎么樣的,工作過程中運用了什么方法達到這樣的成果,職場小白一開始可以模仿和借鑒別人的做法,等到后期自己掌握完全后,可以擁有一套得心應手的工作體系。
三、在職場中時間管理不僅僅是記錄這么簡單,它需要各種小技巧
職場中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時間管理”,但它卻很容易被人們忽視。下面這些職場工作中管理時間的小技巧,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1.職場人很多時候都會處于各種緊急任務不斷襲來的時候,當你不斷地去處理緊急任務的同時,很多重要任務就顧不上了,把重要任務擱置太久會造成很不好的后果。因此,必須對緊急任務和重要任務進行時間上的分配管理,以保證有時間去做更重要的任務。
2.我們常說的時間管理是你工作的有效時間,也就是說這是你在工作中能集中精力的時間。如果在工作中因為接了一個電話,拿了一個外賣而導致完成任務的時間比預計多了,那么這就不在你的有效時間之內,職場人要管理的,是自己工作的有效時間。
3.在組織的努力中,少數關健性的努力(大約20%)通常能夠產生絕大部分結果(大約80%),即80/20定律。所以高效率工作者總是把努力集中在能夠產生重大結果的“關鍵性的少數活動上。
4.“每件事情做起來都比原來想象的要多花費時間。”職場新人往往對完成職場任務所需要的時間持有樂觀態(tài)度,也覺得別人能夠比實際可能的時間要更快完成任務,但其實這種想法是不對的。在工作中,不能盲目的給自己預算完成時間,而是要通過多次的實踐來預算,通過這樣對各種任務進行合理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