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首部成功演繹獵頭職場的電視劇《獵場》反套路的情節設計讓人印象深刻,主人公鄭秋冬自我追求、自我救贖的信仰精神凸顯出創作者的創作本心,成為網生代的一股清流,暖人人扉。在IP劇橫行泛濫的當下,跟風討好網生代制造高流量現象持續發熱,回歸創作本心,獨辟蹊徑成為高危行為,無人愿意試足,爛劇爛了一地。《獵場》開播以來,豆瓣網絡評分只有5.6,網生代并不看好,到后來熱播現象持續走高,開播35天播放量170.4億,《獵場》靠創作者的本心與觀眾硬碰硬,不討好,不跟風,逆襲大反轉。企業要逆襲靠什么呢?
商業模式要有自我的調性
現代劇貼近人的生活,觀眾有自我的生活主張與判斷標準,設計出好的作品討好觀眾難度極高。《獵場》作為現代劇種,硬是保持自我秉風,拒絕討好觀眾,彰顯自我調性,實現逆襲反轉,讓人叫好又叫座。
電視劇本在跟風中發熱,現實中的企業發展又何嘗不是呢?話說華為的共享機制好,形成華為跟風熱;海爾的組織重塑好,又推崇創客模式;阿里講新零售的到來,轉身就去擁抱互聯網,學來學去,企業反而失去了自我調性,影響了企業發展的步伐。要知道,只有成功的時代,沒有成功的企業,華為的成功很難復制,我們只能作為教材。企業要走出一條自我冠名之路,保持自我格調不變,在市場上形成容易分辨的符號。
獨行俠老干媽不上市,沒有現代企業管理體系,親情式管理,產品不換包裝,不討好觀眾,硬是走出了自我發展之路;互聯網大伽京東自主建倉,自營模式銷售,不走純大平臺式,與阿里反調,背負曾經虧損之痛,鳳凰涅槃;河南名片胖東來通過高標準管理讓員工、顧客愛上她,營造關愛人性的文化理念,重品質,不走行業跟風的規模化之路,行業美譽度空前絕后,讓人學不會。企業要玩出自我的套路,通過創始人周而復始的堅守精神,形成較強的自我進化驅動力,注入自我發展基因,讓人無法復制。如果企業沒有自我發展套路,根基不穩,跟風信手沾來,朝令夕改,花拳繡腿是戲子,只能淪為別人的玩偶。
拒絕討好,要玩就獵心
《獵場》的成功逆襲,其實是深度解析了人性,現代人要有正確的信仰很有必要。劇情在前面多集鋪墊鄭秋冬的人性低谷期,到之后踏入職場最高峰的絕地逢生,讓觀眾徹底理解了姜偉的用心,《獵場》從頭至尾沒有討好觀眾,但獵心很用心。
做企業如同拍劇本,一個好的作品在于創作者的用心,企業產品在于創始人的用心良苦。網絡經濟流量是第一位的,新生網劇為了追求流量、劇評評分,不計成本的討好觀眾:大明星、重網評、制造劇本的引爆點等,造成了作品的高度雷同性;實體企業為了獵取消費者的歡心,博取消費者偏愛,高成本的引入營銷From EMKT.com.cn套路:廣告、刷評、服務等,營銷費用占比越來越高,銷量沒有較大的起色。
消費者最終消費的是你的產品,你的產品情懷,滿足自我信仰需求,成為企業的忠實粉絲。小米手機賣的好,是因為創始人雷軍是網紅,為發燒而生;華為手機賣的好,產品質量本身不錯,更重要的是對任正非實業報國的高度信仰情懷;褚橙銷售的好,更是對褚老的一種敬仰情懷;而洋河酒喝的更是男人的情懷。
營銷固然重要,但他不是神話,是產品面向終端的附著物,里子比面子更重要;營銷可以實現觸角到目標顧客,而顧客的消費體驗是產品,產品是有情感的,有血有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