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
雖說曾國藩這個老頭兒總是一副道貌岸然的氣質,但其實骨子里,也是一個有情趣的人。
比如,他一生信奉“恒”字訣,稱“人而無恒,終身一無所成”,但同時,他也提醒,有恒并不是一味拘苦,應該以趣味為核心,有恒才能達成。
在給紀澤的家書中,曾國藩這樣寫道:
“望爾等于少壯時即從‘有恒’二字痛下功夫。然須有情韻趣味,養得生機盎然,乃可歷久不衰。若拘苦疲困,則不能真有恒也。”
所謂有恒有趣,才是真好漢。
事實上,在曾國藩身上,還有很多類似比較鮮活,并且值得你好好參悟學習地特質,比如:
他期望子孫多是紳士,而非當大官。因為在他眼里,一個人最大的成功,是能夠不憑外物而找到內心的寧靜,“凡人皆望子孫為大官,余不愿為大官,但愿為讀書明理之君子”。
欲勝他人,要先立于不敗之地。相對于太平軍的詭計多端,曾國藩率領的湘軍,其作戰第一原則卻是:穩,即用“結硬寨”這個最笨,同 時也是最穩妥的辦法,等敵人犯錯誤,一犯錯誤,就把你吃掉。所謂“以靜制動”,“自固為本”。
在用人方面,當人人都青睞聰明而有經驗的之人時,曾國藩最重視的人才卻是拙于言辭、心眼少的老實人,笨人。
“有操守、沒官氣、多條理、少大言”,是他用人的十二字信條。
曾國藩出身非常普通,既非官二代,也非富二代,而且為人笨拙,不善機變,但卻能在官場“十年七遷,連躍十級”,怎么做到的?三個字,善交際,所謂“人生以擇友為第一事。”據其日志記載,曾國藩經常交往的朋友,可是多達一百多人。(來源:中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