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與農業,看似離得很遠,但兩者又如此之近——在電商的催化之下,互聯網農業蓬勃興起。其實,農業+互聯網是互補:農業缺什么,互聯網恰好有什么,正好可互補。農業缺資本投入,互聯網行業卻財大氣粗,可以讓農產品的境遇改天換地;農業有人才短板,互聯網行業卻有創新的頭腦、領先的技術,一旦運用到農業和農產品中,將發揮巨大作用。
北京方圓品牌營銷機構(公眾號:fy_zhihui)認為:國內農產品要步入現代化,趕超國際農業發展,必須打破以往的傳統銷售模式,融入更多的互聯網因素?;ヂ摼W+農業將促使互聯網技術與農業產業鏈諸環節緊密結合,實現農業發展方式的轉變。隨著我國經濟及科技實力的不斷增強,互聯網將使農業的生產技術、管理水平及經營理念等發生翻天覆地改變?;ヂ摼W+農業要真正發揮作用,就必須發展農 業電商,尤其是農產品電商。
傳統農產品銷售模式
在傳統農業營銷模式中,鮮活農產品從田間地頭到市民餐桌,要經過多級渠道運轉,這其中產生了人工、運輸、存儲等多項附加費用,導致流通過程中始終存在“生產者沒有獲得多少收益,而消費者支出居高不下”的現象。
農產品電商的優勢
農產品電商省去了“經紀人-產地批發商-銷地批發商-零售商”的諸多中間渠道和環節,縮短了農產品從生產到銷售的時間。特別是一些大的電商平臺對分散經營的農產品進行集中化、品牌化銷售,增加了其附加價值。運銷企業通過互聯網直接與產地農戶取得聯系,擺脫對傳統商業中介的依賴,使終端消費者能夠更快獲得物美價廉的商品。電子商務在拉近生產者與運銷業主距離的同時,也使農戶的商務活動變得更加高效。由于互聯網能夠將大量農業相關信息匯集網上,并出現專業分析,增強了信息的對稱性,改變了農民談判的弱勢地位,大大促進了農業生產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