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很多的企業也開始紛紛涉農,把矛頭都指向了我們農村,互聯網農業發展潛力由此可以體現出來。要想電商做的好,就要像一些好的電商模式去發展,去學習,讓當下的電商之路能夠越走越遠。現階段,又出現了一種新型的“農業玩法”,這種模式可以讓廣大人們把心里那種食品安全問題的疑慮消除掉。這種模式就是——可視農業!
農產品營銷出現新拐點——可視農業是個新事物!
可視農業,聽起來是個新名詞。有人說,可視農業不就是農業物聯網加上互聯網嗎?
其實關于可視農業的報道很多,如坐在家里可以看到千里之外自己養的豬,城里人也可以種西瓜,坐在家里也可以遙控自己家訂購認養的草莓地等等,聽起來很神奇有趣。
近年來,可視農業平臺通過改造升級傳統農業,貫徹電子商務下鄉,升級商店對接餐飲,派發訂單生產等形式活躍農村市場,不斷向可視農業生產商派發訂單訂金,有效解決傳統農業市場通路、資金短缺和食品安全三大疑難問題,以低價格好產品,輸送到各個市場終端。
事實上,可視農業對于大部分普通民眾來說,還是一個新事物。
互聯網+可視農業盤活了農產品營銷
所謂“可視農業”,就是看得到的農業,是一種看得見農作物(或可食動物)生長過程的模式、手段和方法,它依靠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以及雷達技術和現代視頻技術來實現,讓遠近的消費者都能夠放心地去購買、去消費。
另外,“可視農業”擁有眾多的投資者,利用網絡平臺進行遠程觀察并下達訂單,他們可以在千里之外的偏僻農村或山林訂養一群生態豬,一群生態牛,一群生態雞,或者是訂種一片生態的蔬菜、稻田或果樹等,收獲后,或拿它們去享用,或擴大銷售去賺取合法利潤。“既能解決食品安全問題,又能解決農副產品銷售難的問題,還能得到產前訂單,讓農產品升級賣到好價錢。”與會專家認為。
如何讓城里人吃到好食品,讓農副產品賣到好價錢?3月1日,“互聯網+可視農業CO-CI精準實施推進會”在長沙舉行,旨在通過科學有效的互聯網行動,來解決食品安全問題、農副產品無銷路、好產品賣不到好價錢等問題。
率先提出“互聯網+可視農業”概念的國視農網負責人介紹,“可視農業”主要是指依靠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以及雷達技術及現代視頻技術將農作物或牲畜生長過程的模式、手段和方法呈現在公眾面前,讓消費者放心購買優質產品的一種模式。
據了解,“可視農業”還有一大功能,就是可靠的期貨訂單效應,眾多的“可視農業”消費者或投資者,通過利用網絡平臺進行遠程觀察并下達訂單,他們在任何地方通過可視平臺都能觀察到自己訂的蔬菜、水果和豬牛羊等畜產的生產、管理全過程。
可視農業的價值所在 物流問題需解決
實際上,不管我們是買農產品還是賣農產品,最衷初心就是食品安全問題,在近幾年,我國食品安全問題就出現了好多例子,這讓人們買的不放心,吃的更加的不安心。
其實,我們知道,只有從農場直接到餐桌,才能確保食品安全,可視農業就是,從農場到餐桌整個過程可視化,是一種有效的監督,也確保了食品的安全問題。
其具體操作方法:在生態環境優良的基地及田邊地頭裝上攝像設備,讓農產品的生產方式全面呈現在網絡上,讓消費者都能夠放心地購買。
互聯網+可視農業就是可以運用可視監控技術,從田地到餐桌全產業鏈無縫監控,從基地種養到物流配送運輸,再到消費者的實時跟蹤監控,讓消費者真正實現健康安全可以追溯。
隨著農業電商的發展,網上訂購、可視農業,將是農業未來發展的一種方向,這也將有效地解決食品安全問題。
但是,就目前這種情況來看,農業電商很熱鬧,但真正盈利的少,主要是物流費用高,可視農業雖然很有前景,但如何解決其物流成本高的問題,將影響其發展前景。(來源:搜狐公眾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