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營銷圈可謂是幾家歡喜幾家憂。一邊,老羅用自己獨特的人格魅力和高超的營銷手段讓“堅果手機”路人皆知,沉醉在勝利的喜悅中;另一邊,新廣告法卻將更多的營銷人逼進了“死胡同”。未來的營銷之路,到底誰才能笑到最后?
8月28日,2015中國理想品牌發展論壇暨中國理想品牌年度大獎頒獎禮在北京召開,旨在表彰“理想品牌”,探尋營銷新境界。鳳凰網全國營銷中心副總經理郝煒應邀出席論壇,并帶來了主題為“再造生活場景”的精彩演講,為大家講述了在新廣告法實施之際,營銷如何能夠贏得“長生符”,經久不衰?
新廣告法,誰將從中受益?
史上最嚴的《廣告法》將于9月起正式實施。這對于營銷人而言,無疑面臨了更多的挑戰,而對于消費者來說,卻是件好事。郝煒介紹到:“無論是明確虛假廣告的定義和典型形態、新增廣告代言人的法律義務和責任,還是新增互聯網廣告的規定……,新廣告法的‘死穴’都點在了夸張、惡俗、虛假的廣告之上。未來,單純靠贏取眼球、惡俗娛樂炒作的廣告必將走向死亡。”
舊廣告法只有7種商品和服務的廣告準則,而新廣告法增加到17種。與消費、生活、健康密切相關的問題都增加了進來,和消費者聯系更加緊密。同時,新廣告法還提出鼓勵、支持開展公益廣告宣傳活動,增加公益廣告。關于這些規定,郝煒提到:“這其實是要求廣告不止服務于商業利益,更要服務于社會進步。只有對與社會熱點結合、百姓真實生活促進、社會價值傳遞有意義的廣告內容,才能留存消費者內心,并產生長久的價值和長遠的生命力。”
原生營銷,看我72變!
我們處在一個風云變幻的數字營銷時代。墨守成規,縱然是千古英雄,也終將在歷史的長河中隨浪逐流一逝而盡。所謂,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當下,數字營銷的焦點主要集中在O2O、跨屏互動、大數據、移動APP、自媒體等方面,隨之而來的廣告業務也面臨著三大趨勢,即爆炸的數字技術、日漸重要的市場數據以及各品牌對于制作內容越來越強烈的欲望。在技術、數據占據半壁江山的時候,60%的廣告主卻選擇不走尋常路,計劃在未來一年增加內容營銷的投資。
以內容為核心的同時,加之大數據應用、興趣訂閱、程序化購買等技術的支持,鳳凰網原生營銷通過多劍合璧,創造了一種非功利的社會營銷理念。郝煒認為:“營銷最終留存到消費者心中的,不應該僅僅是一時的喧囂,而應該是更有價值的內容,也就是對消費者生活進步有益,也對整個社會有益的東西。”
好的營銷一定是走心的,“理想品牌”一定是有情懷的。在浮華的互聯網時代,不忘初心,營銷就做不同。(來源: Do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