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下午記者獲悉,江西南昌《關于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進一步做大主導產業集群的實施意見》出臺,從今年起,南昌大力發展“七大百億特色產業”、培育一批“贛”字號品牌、建設一批農企對接基地,到2015年實現該市農業產業化經營總量達到1000億元,到2020年達到2000億元。
培育七大百億特色產業集群
每個產業培育幾個大型加工龍頭企業,有助于提升該市農產品加工水平。據悉,南昌力爭到2015年該市培育年銷售收入超100億元、超50億元、超億元的龍頭企業分別達到4家、5家、60家以上;培育七個年產值超100億元的農業特色產業集群。
其中,抓好南昌縣、新建縣和進賢縣等濱湖地區100萬畝優質水稻建設。大力培植以江糧集團、中糧(江西)米業、昌碧米業等龍頭企業為核心的糧食加工產業集群,達到年加工大米500萬噸。
同時,培植以煌上煌集團、國鴻集團、南昌雙匯、陽光乳業等龍頭企業為核心的畜禽加工產業集群,達到年屠宰生豬800萬頭,肉制品加工40萬噸,奶制品加工15萬噸,禽蛋加工20萬噸。
此外,在水產養殖方面,南昌將利用豐富的水面資源,擴大養殖規模,建立高效的水產養殖基地,大力培植鄱陽湖農牧漁、海浩鄱陽湖水產、軍山湖魚蟹等龍頭企業為核心的水產養殖與加工產業集群,達到年產水產品40萬噸。
建立以溪霞為中心的花卉苗木大世界
“建立?頭、黑芝麻、花生、綠茶、小水果、花卉苗木等生產基地和以溪霞為中心的花卉苗木大世界。”據介紹,南昌市將大力培植田昌農業、南方黑芝麻、林恩實業、卓茵園林等龍頭企業為核心的特色經濟作物與花卉苗木產業集群。達到年加工3萬噸?頭、10萬噸黑芝麻產品和10萬畝無公害茶葉、12萬畝花卉苗木、40萬畝果園基地。
同時,逐步建立完善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和可追溯系統,加快與大超市、大賣場實現對接。大力培植南昌(深圳)農產品市場、贛昌水產品大市場、弘洲農產品物流港等龍頭企業為核心的農產品物流產業集群。
實現所有省級龍頭企業有著名商標
今年,南昌還將實施品牌發展戰略,培育一批影響范圍廣的“贛”字號品牌。支持龍頭企業申報和推介馳名商標、名牌產品、原產地標記、原產地地理標志以及申請商標國際注冊。
力爭到“十二五”末,在2011年基礎上,該市新增無公害農產品130個,新增綠色(有機)食品70個,新增地理標志農產品2~4個。實現所有省級以上龍頭企業都有省級以上名牌產品或著名商標,打響南昌農產品特色品牌。
龍頭企業開發產品享受優惠政策
據了解,南昌將鼓勵和支持龍頭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研發中心,開發和推廣新產品、新技術。各類涉農科技計劃項目要向符合條件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傾斜。
在企業技改貼息資金的安排上,積極支持市級以上龍頭企業的技術改造項目。對龍頭企業申報國家扶持的高新技術產業化推進項目、農產品深加工項目和技改貼息項目,有關部門應優先推薦上報。
龍頭企業從事國家鼓勵類產業項目、引進國內不能生產的先進加工生產設備,要按規定落實減免稅政策。龍頭企業為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所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據實稅前扣除并按照有關規定享受加計扣除優惠政策。
支持農產品供港供滬
為保持農產品的物流暢通。我市加快建設糧食、蔬菜、果品、茶葉、畜產品、水產品、花卉苗木等區域性產地專業批發市場。支持龍頭企業在全國大中城市建立農產品營銷網絡,在大中城市設立專銷店或采購中心,在重點農產品批發市場設立銷售專區,在大型連鎖超市設立銷售專柜。
另外,鼓勵龍頭企業大力發展連鎖店、直營店、配送中心和電子商務。支持符合條件的市級龍頭企業承擔重要農產品收儲業務。支持生鮮農產品進入社區,支持農產品供港供滬,開拓國內外市場。
農業產業化經營戶至少增收3500元
《意見》指出,南昌市還將加快培育和發展一批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把農民與龍頭企業進行有效聯結,形成專業協作的規模經濟。
此外,鼓勵產銷聯合,發展“訂單農業”,推行產銷合同制。鼓勵龍頭企業通過建立風險基金、保護價收購、吸收基地農戶參股等形式,將加工、經銷環節的利潤適當反哺農業,提高農民的收益。力爭到2015年,輻射帶動農戶100萬戶,農業產業化經營戶均增收35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