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8-09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搭建一個茶樹菇棚要1萬多元,在以前,我連搭建的想法都不敢有。現在,有了福建日報報業集團的幫扶,我終于可以搭自己的菇棚了。”8月1日,泰寧縣新橋鄉大源村村民嚴光亮一臉興奮地告訴筆者。
大源村以傳統農業為主,農業基礎薄弱,屬省級貧困村。嚴光亮就是村里貧困戶,一個女兒從小癡呆,一個女兒正在上初中,他和老婆主要依靠打臨工維持生活。去年底,看見同村村民嚴根星依靠茶樹菇種植逐漸走上了致富之路,而且規模越做越大,效益越來越好,嚴光亮也萌生了種植茶樹菇脫貧的想法。
想法有了要付諸行動時,資金嚴重不足的難題卻擺在了嚴光亮面前。怎么辦?借錢,自己已經負債累累,難以為繼;放棄,一個致富的商機就此葬送,心有不甘。嚴光亮犯了難。
就在此時,福建日報報業集團作為掛鉤幫扶單位,來到了泰寧縣,并與大源村結成了“一對一”對口幫扶。報業集團的到來,讓嚴光亮重新看到了希望。
為變輸血扶貧為造血扶貧,尤其是變常規扶貧為產業扶貧,報業集團因地制宜,制定了階段性扶貧攻堅規劃,著力幫助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特色種養殖業,希望可以通過媒體搭臺、企業扶助、村民唱戲的方式,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
經過實地考察,報業集團決定幫扶大源村開發茶樹菇項目。一方面為農戶提供幫扶資金,搭建茶樹菇大棚,一方面與廈門夏商集團對接,成立茶樹菇專業合作社,由夏商集團統一提供銷售平臺。
嚴光亮也成為了報業集團的對口幫扶對象。現在,大源村占地20余畝的茶樹菇大棚正在平整土地,預計8月底即可搭建好26個大棚,10月可引進菌種。“報業集團為我提供資金,合作社不僅為我提供技術指導,還可以讓全村種植戶擰成一股繩抱團發展,夏商集團可以為我提供銷售渠道。這樣的幫扶,這樣的政策,千載難逢,我一定好好抓住機會,做好茶樹菇種植業。”嚴光亮對前景充滿信心。
嚴光亮說,他準備先種植3萬袋。“雖然會很辛苦,但是種茶樹菇能賺錢,特別是今年,干茶樹菇價格一公斤比去年增加了近20元,約70?80元。如果種植順利,明年豐產期開始可以有5-6萬元的收入。”嚴光亮給筆者算了一筆賬,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