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09-09-23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實施農產品商標戰略具有重大意義。農產品商標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措施之一。目前,解決“三農”問題已經成為各級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有關部門正在采取多種措施調整農村產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而事實證明農產品使用和注冊商標是一項很有效的措施。正確認識和推進農產品商標使用和保護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農產品使用商標可以有助于建立產品信譽,促進農產品的銷售,促進農民增收;農民增收又可以促進農產品生產的專業化和規模化,從而實現規模效益;生產的規模化又有助于農業結構的調整。所以推進農產品使用商標完全順應市場經濟的要求,一些使用商標的農產品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尤其經濟發展相對薄弱的地區,農民收入還依靠林果和農產品,農民有自己的品牌很重要。但農民的商標意識與市場經濟的要求還不相適應。這就賦予了工商部門神圣的職責和使命。也正因為如此,農村才有更廣泛的農產品商標市場。
一、大力推進農業、農村發展,促進農民增收是工商部門的一項重要任務。我國是農業大國,資源優勢明顯,農副產品多種多樣,市場發展潛力十分巨大。目前,在實施農產品商標戰略過程中還存在許多的困難和問題,廣大農民的商標意識比較淡薄, “商標興農”與有關部門的“服務興農”工作還沒有完全形成合力等。為更好地服務于新農村建設,進一步發揮商標在推動農業發展和農民群眾增加收入方面的作用,政府要進一步強化對這項工作的領導,抓好《商標法》的宣傳普及工作,不斷提高全社會的商標意識;加強部門合作,建立協調配合機制;大力推行“企業+商標+基地”的農產品經營模式;發揮“典型”的力量,引導農民自覺利用商標增加收入。開展品牌經濟戰略工程,致力于品牌助農、品牌興農、品牌富農的路子,積極提高農副產品附加值,指導農產品商標注冊,走“品牌富農”之路。通過實施品牌戰略,促進農業產業結構化調整,加快農村產業優勢聚合,真正讓農民走上富裕之路。
近幾年來,工商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和省委、省政府關于推進我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工作部署,強化“三農”意識,創新工商職能,積極服務新農村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把實施商標戰略服務新農村經濟發展當做頭等大事來抓,充分發揮商標服務職能作用取得實效。
二、引導農民提高認識,使用商標和注冊更多農產品商標。在農村,很多農副產品品質很好,但過去由于沒有商標,無法正常進入流通領域,商品化程度較低,市場競爭力不強。工商部門審時度勢,適應新形勢,服務新農村發展覓新招。引導農民利用商標打出“市場效應”,發展了一批有知名度的農副產品商標和農業產業化的龍頭企業。但是,想讓農產品商標帶動戰略在新農村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農民和農村個體戶的認識還優待進一步提高。一是采取多種形式進一步加強商標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提高全社會商標法律意識。廣泛利用廣播、電視、報刊以新聞、知識講座等形式宣傳商標基礎知識及法律法規,介紹商標發展戰略成功企業的經驗,并且安排人員進入到農村進行宣傳指導、咨詢服務、集中培訓等,以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市場主體的商標戰略意識。二是開展專題調研。成立專班,對轄區的農產品的種植情況、銷售情況、產業布局情況、市場前景預測情況等進行了調研,擬定農產品商標發展規劃,由農民行業協會的縣、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作為議案和提案上報縣、市人大、市政協,得到上級的高度重視,市委、市政府再將農產品商標的發展寫進發展規劃。
工商部門要將農產品商標戰略寫進年度工作目標并做重點工作責任分解,制定農產品商標戰略實施方案,擬定重點幫扶農產品商標對象,提升其知名度,提高市場占有率,爭創市級知名商標和省著名商標,每年新注冊農產品商標應達10件以上,申報行業協會集體商標一件的工作目標。具體措施:一是進一步加大農產品商標和地理標志法律、法規的宣傳普及力度,提高農村市場主體的商標意識。二是積極指導發展農產品注冊商標,加快農產品商標發展步伐。積極引導有地方特色的農產品注冊商標,引導有一定知名度、形成產業規模的農產品以地理標志注冊集體商標或證明商標。加強對重點家農村產業化市級重點企業的指導,打造農村“一鎮一品一標”,上門做好商標宣傳工作,年內爭取使還沒有注冊商標的涉農企業申報注冊商標。加強發展農產品注冊商標工作的調查研究,總結實施農產品商標戰略工作中的成功經驗,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三是加大對已注冊的農產品商標的幫扶力度,完善幫扶機制。按照“擇優扶強、定向培育、跟蹤服務”的原則,建立創省著名、市知名的梯次培育結構,重點培育一批農產品商標,幫助做大做強,提升其知名度,提高市場占有率,為爭創下一屆著名商標夯實基礎。指導并參與企業制定商標戰略規劃;及時了解、掌握企業在商標宣傳、商標使用、商標管理等方面的情況,幫助企業制定、完善商標使用、管理、宣傳等制度;切實保護商標專用權,堅決打擊商標侵權行為。要通過幫扶工作,使商標戰略為企業增效起到明顯作用,商標的知名度、產品的市場占有率有明顯提高。四是加強領導,完善機制,明確責任,確保成效。年初,要根據《農品商標戰略實施方案》,成立實施農產品商標戰略領導小組,明確商廣科、辦公室、基層分局為責任單位。要求各基層分局將實施農產品商標戰略納入全年重點工作安排,并指定一名分管副局長親自抓幫扶工作,每季度上門服務不少于2次,并填寫《實施農產品商標戰略幫扶情況記錄》。加強實施農產品商標戰略工作的聯系,建立暢通的溝通機制。加強考核,將實施農產品商標戰略納入全年重點工作目標考核。通過檢查《實施農產品商標戰略情況記錄》、重點幫扶企業的商標管理制度及商標使用管理情況,看責任單位及責任人在幫助企業實施農產品商標戰略中是否取得顯著成效。近幾年來,五蓮局將 “九仙山”牌蘋果、“許孟”牌狗肉、 “偉然”牌蔬菜、“五蓮山”牌櫻桃、 “分流山”牌小米、 “始皇”牌綠茶六大農產品納入近年的商標重點扶持對象,力爭用二至三年的時間將“始皇”牌綠茶、“許孟”牌狗肉培育成省著名商標,申報“汪湖”棉花集體商標。
三、典型引路,讓農副產品注冊商標成為農民致富重要籌碼。
引導農民使用商標和申請注冊僅僅是實施商標戰略的第一步。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商標越來越成為農副產品進入市場的有效途徑和必然結果。農副產品注冊商標越來越受到農民的青睞,成為農民致富的重要籌碼。近年來,工商部門始終把指導廣大農民注冊農副產品商標的工作當作一項重要工作來抓,讓農民自己的產品都有自己的商標,極主動為農民注冊農產品商標提供一切便利條件,通過各種途徑向農民宣傳商標在銷售農產品的重要作用,指導農民通過注冊農產品商標推介銷售土特產品,使當地農民注冊農產品商標熱情高漲,促進了農民的增收致富。
積極推動農副產品創立著名商標,培育區域經濟龍頭。農民要致富,僅有一件商標是不夠的,必須把商標注冊和致富有機結合起來。市場和消費者需要知名品牌。隨著農副產品商標的使用和培育,會涌現出一批有市場競爭力、消費者認可、市場信譽好的農產品商標。把實施商標戰略作為提高產品附加值,提升市場競爭力的重要舉措,特別是把實施農副產品商標戰略作為帶動農產品闖市場、增加農民收入、推進農業產業化的一項重要途徑,廣泛宣傳發動,大力引導扶持,掀起“注冊一個商標,創出一個品牌,帶動一片產業,振興一方經濟”的熱潮。政府部門還應出臺相應的獎勵政策,對農副產品生產經營企業申請注冊商標,實行獎勵基金制度;對于獲得省著名商標的大獎,獲得中國馳名商標的很獎。
工商部門有計劃地引導農民運用商標戰略開拓和占領市場。從成功使用商標的農民案例中總結經驗推廣給農民,運用典型引路的方式引導農民使用商標的興趣。2008年8月在五蓮松柏鄉召開的“農副產品商標動員現場會”上,松柏“五蓮山”牌櫻桃、“九仙山”牌蘋果、“許孟”牌狗肉、“偉然”牌蔬菜、“始皇”牌綠茶等商標使用者介紹了他們的經驗,在農民中引起很大反響。五蓮縣潮河鳳玉茶葉有限公司的“始皇”茶,在本公司莊園綠色種植,不用農藥和化肥,不用任何對人體不利的促長劑。傳說當年秦始皇三登膠南瑯琊臺路經潮河九嶺山,口渴難耐,看見農民在采摘綠色的樹葉并且煮水喝,好生奇怪。得一瓢飲下,頓覺渾身涼爽,舌下生津,甚覺得寶物,定為貢品。馮煥禮經理說:“喝茶要認品牌看品質,切不可貪便宜。我們茶農更要講良心,決不只要產量,不要質量。”憑文明誠信的“始皇”品牌,茶葉銷往全世界,在東南亞地區很有市場,逐漸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的“綠色”茶葉品牌銷售體系。五蓮綠茶不僅在青島等大城市設立的專門店,還由此走出國門,暢銷世界市場。在“始皇”的帶領下,五蓮茶葉商標迅速發展到“嶺苑”、“九嶺”、“富圓春”、“蓮九嶺”、“叩官潮河綠”等十幾個品牌。自打有了自己的品牌,茶農們開始加強對茶葉種植技術的科學管理提高茶葉品質,同時使用自己的包裝盒和自己的商標,打開了市場,嘗到了實惠。
工商部門以“推動農副產品爭創著名商標”為動力,召開推介會,召集涉農企業的負責人和各農產品協會的負責人參加。抓品牌很重要,特別是經濟繁榮發展的今天,抓品牌就是抓農業結構調整,它不僅可以拓寬農產品的銷售半徑和市場覆蓋率更能拉動農民的增收,是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的保障。繼續進行市場調查和征詢有關專家意見的基礎上,繼續發展農產品品牌。與此同時,對轄區農產品行業協會細心指導,引導他們注冊集體商標,保護農產品集體品牌,擴大商標的使用規模,在取得經濟效益上下功夫。鼓勵行業協會運用商標戰略帶動農民致富,不是一種恩賜,而是一種雙贏。協會可以通過優質品牌的產品提高市場競爭力,農戶又可以通過這種有競爭力的市場份額讓自己的產品快速進入的捷徑,快速致富。從而,進一步擴大市場競爭力,實現雙贏。
四、打擊侵權商標,保護商標專用權,維護農民利益。
嚴厲打擊和查處農副產品注冊商標侵權假冒行為,是維護農民利益的具體體現,也是工商部門義不容辭的職責。堅持整頓和規范并重,打擊與保護并重,多管齊下,切實做好農副產品注冊商標維權工作。一是結合12315投訴舉報體系,在轄區內聘請商標聯絡員;二是堅持對全區商標印制包裝盒進行跟蹤檢查,規范農副產品注冊商標標識、包裝、裝潢的印制和使用行為,從源頭上堵住商標侵權假冒行為;三是堅持分片包干打假維權責任制,做到齊抓共管,加大了打擊農副產品商標侵權假冒行為的力度。四是開展以“打假維權護三農”為主題的保護注冊商標專用權行動,開展農產品注冊商標專項整治。始終把對馳名、著名和原產地證明商標作為作為商標專用權保護工作的重點,把蔬菜批發市場、大型超市、作為市場巡查的重點,組織有針對性的專項清理和整頓,引導業戶依法執業、誠信執業。五是保護農產品商標專用權,引導市場主體正確使用商標。申報的商標獲準注冊后,加大扶持力度,定人定責,實行全程服務。引導農民和農民行業協會對產品包裝不改良,實地指導規范運作、市場考察,協助引資,形成“產業協會+經紀人+集體商標”的營銷模式。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應不斷探索農產品商標工作的經驗,增進和農民的感情,取得農民的信任。以拓展的工作思路,開拓新的農產品商標工作領域,讓商標更好的為三農服務,為產業結構的合理調整作出積極的貢獻,推動區域經濟發展,有力證明工商部門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職能社會化。(鳳尾竹的新浪博客)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