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合理膳食要求的標準也不斷提升。食用菌產業作為農村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農業產業之一,自古以來,食用菌就受到 全國人民的喜愛,被譽為“山珍”,與海味都是席上珍品。但是隨著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紅心鴨蛋等食品安全事故的曝光,作為膳食結構中的重要元素之一——食用 菌,其產品質量安全也引起了人民的關注,譬如發生的食用菌產品熒光增白劑事件、甲醛事件、工業檸檬酸等事件的發生給食用菌安全敲響了警鐘,農產品安全事件 的發生對一個縣域農業經濟的發展有著致命的打擊。
但是,食用菌產品質量安全隱患到底都存在哪些環節,解決的措施有哪些,這些問題是值得深思和解決的。
一、存在安全隱患的環節
1.園區選址。從生產上重金屬超標主要是選擇了重金屬污染的土地、水以及污染的原輔材料,如木屑,在選擇食用菌種植園區之前,沒有對土壤和園區用水進行檢測,導致產品中所含有的重金屬汞、鉻、鋅、鎘等含量超標。
2.種植管理。在食用菌的種植管理過程中,經常會發生一些病蟲害,為了減少這些病蟲害對食用菌的產量和品質的損失,農藥是基本上都要用的,如果農戶濫用農藥和不適當的食用菌農藥,不僅不能緩解病蟲害對食用菌產業的壓力,而且對產品質量安全埋下了隱患。
3.產品加工。隨著現代食品加工技術的發展,食用菌產品的開發也從初級產品到精深加工的過程,產品的類型也從原來的幾種發展到今天的幾十種,涉及了食用菌罐頭類、食用菌保健藥品類、食用菌休閑食品類等。
(1)初級加工。食用菌初級加工是針對食用菌產品進行簡單的加工,主要包括腌漬、烘干、凍干、清水包裝等加工技術,為防止氧化褐變、易于護色和避免微生物 或蟲害的侵染等,在加工過程中增添亞硫酸鈉、檸檬酸和二氧化硫熏蒸等處理工藝,容易造成添加物超標等現象,這就造成了食用菌產品質量安全不過關。
(2)精深加工。食用菌精深加工是改變食用菌的傳統面貌,包括改進食用菌保鮮技術,充分利用原料加工成速食食品,科學提取食用菌多糖等有效成分,加工成藥 品、保健食品、化妝美容產品等。目前,我國利用大型真菌類加工的保健食品已進入商品化生產或尚在中試階段的產品有500種之多,其中主要有營養口服液類、 保健飲料類、保健茶類、保健滋補酒類、保健 膠囊類等5個系列的產品,為增加產品的色、香、味,食用添加劑是必不可少的,這就要求添加的添加劑必須符合國家或行業標準。
4.產品運輸。造成食用菌的質量安全問題更多的是流通環節中的違規和違法,如不法商販使用非飲用水浸泡菇體增重導致重金屬超標;為了保鮮和改善賣相,違規使用熒光增白劑漂洗白色的食用菌等。
二、解決安全隱患的措施
1、強化食用菌園區標準化建設。建立健全食用菌園區標準化建設規范,制定相應的食用菌技術操作規范,引導農民進行規范化生產。按照國家、行業、地方標準,創新管理模式,全程實施標準化生產。
2.加強食用菌基地環境建設。在基地建設過程中,食用菌基地應選擇在生態條件良好,遠離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續生產能力的農業生產區域內,與周邊食用菌、菜 地、大田應確保安全間距,防止農藥交叉污染,重點是對食用菌生產園區空氣質量、水質量、土壤質量進行建前檢測,同時加強周邊環境的管理,對食用菌生產過程 中的可能污染風險進行處理和處置,防止對生產基地環境造成污染。
3.加強安全生產宣傳和技術指導。做好《食品安全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農藥和化學添加劑等方面的宣傳,合理的引導農 民使用農藥,禁止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的農藥,加強食用菌生產技術培訓,指導食用菌從業人員選用物理防治或生物防治食用菌生產過程中出現的病蟲害,對食用菌病 蟲害防治工作進行科學監測和指導,對易 發病蟲害做到提前預測、提前防范、提前治療。
4.強化加工企業的主體責任。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加強行業自律,嚴格對原料收購、加工、經營的管理,建立健全產品質量追溯源制度和質量責任追究制度,進一步規范食用菌生產加工行為,嚴格按照行業標準和國家標準進行添加添加劑。
5.加大食用菌產品安全監管力度。
(1)強化投入品監管。建立完善的投入品準入制度,對進入產地的農藥和食用菌投入品全部進行登記和清查,公布禁用農藥名 單和推薦藥品名單,對假、冒、偽、劣等不合格投入品堅決清除市場。
(2)加大抽查檢測力度。對食用菌產前、產中、產后等各個環節加大檢測力度,確保食用菌 產品及其加工產品質量安全。對于出口食用菌產品,采取企業自檢、檢測站抽檢、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核檢相結合的方式,做到每個環節都嚴格把關,確保產品質量安 全,堅決杜絕問題產品上市銷售。
6.建立健全預警通報與應急體系。地方政府能根據產業監控監測結果和質量安全狀況,定期開展風險評估,對農獸藥殘留等重大質量安全隱患及時發布預警通報, 提出整改方案并采取相應糾偏措施。建立食用菌質量安全事件應急處理機制,對重大突發事件能及時啟動應急處置預案。
7.建立產品質量可追溯體系。從投入品采購、生產基地到加工銷售,各個環節全部記錄在案。并根據企業和合作社產品編碼,建立起產品出口查詢數據庫,做到輸入或掃入編碼即可查清生產企業或基地生產者,一旦出現問題,可以逐級溯源問責。
食用菌產品質量安全是事關產業健康發展的關鍵所在,只要構筑科學合理的監管體系,食用菌產品質量安全問題才會逐漸瓦解,食用菌產業才能健康蓬勃發展。
(單位:河北省平泉縣食用菌產業服務局 文/李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