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耳倒育新工藝: 獲得國家發明專利的銀耳倒育新工藝,是由古田縣大野山食用菌研究所研究的。"倒育"方法是利用地心吸力原理,使培養基內的水分和養分自然往袋里輸送,所以子實體長得朵大、形美、片厚,質量比較好。該技術有望解決銀耳生產中常發生的爛耳或爛蒂等突出問題,促進銀耳穩產豐產。
適應代料香菇生產的生態保水液:云和縣食用菌研究所的科研人員,依托省農科院、香港大學和清華大學的科研機構,共同研究開發了適應代料香菇生產的生態保水液。利用生態保水液浸菌棒進行保水育菇,菌棒表面會自然形成一種固體的保護膜,方法簡單,操作方便,成本比上蠟低,每棒成本在0.15元以下。用此材料和此工藝形成的生態保水膜,能自然產生40%左右的微孔,既透氣保水,又不受氣候變化的影響,有利于菇朵自然破膜生長,香菇品質明顯提高,而保水膜經5個月左右就會自然降解,對環境不造成污染。
高溫季節平菇發菌新模式:該模式一改傳統的小規格菌袋栽培法,取而代之的是用直徑60~80cm、長100~120cm的塑料袋。該方法的優點是料袋大裝料多而迅速,空間利用率高,水分管理方便,出菇時間長,可提高產量30%以上。具體操作是:裝料前先將料袋一端扎緊,將直徑10~15cm、高150cm的竹筒直立塑料袋中心,底部先鋪2~3cm培養料后播一層菌種,菌種要盡量接近周邊和竹筒四周,然后每裝10cm料播一層菌種,播種率為20%左右,料稍壓實,裝至料袋頂部要多放些菌種,然后扎口即可。
變頻制冷技術助力蘑菇種植:國內某知名冷鏈公司與丹佛斯合作,將采用變頻技術的丹佛斯第二代 VZH 商用變頻壓縮機引入食用菌種植制冷機組。為食用菌規模化種植中的溫度、濕度精確控制提供了解決方案。傳統的定速壓縮機啟動時電流沖擊大,對局部電網造成極大壓力甚至會導致電網癱瘓,影響到周邊設備的工作。而 VZH 變頻壓縮機的啟動電流沖擊強度較定速壓縮機減少70%,降低了啟動過程對設備和電網的沖擊。此外,電流保護、排氣溫度保護、風扇降溫等設計都對壓縮機給予保護。在環境溫度過高或負荷過大的情況下,傳統定速壓縮機組會選擇關機。但VZH 變頻壓縮機會首先降低轉速,調降輸出,盡量保持機器運轉。少關機就意味著少檢修,這些都會為客戶節省潛在的維護費用。 另一方面,變頻渦旋的變頻調速,也為食用菌培植的三個關鍵階段,即冷卻階段、發菌階段和出菇階段創造了巨大的能源節省。
+查看更多熱門新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