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安縣食用菌產業發展規劃
時間:2022-03-08我縣食用菌產業發展將突出提質增效、三產融合和生態優先的理念,堅持以香菇為主,多品種(羊肚菌、靈芝、冬蓀、黑皮雞樅、毛木耳、灰樹花)發展為輔的發展方向。全縣香菇規模穩定在7000袋左右,其中標準化基地種植逐步達到4000萬袋,草腐菌品種發展500畝以上。力爭用10年時間,將遠安縣建設成為“產業體系健全、產業高度融合的食用菌強縣”,“資源節約利用、可持續發展的中國香菇之鄉”,“科技領先、集約發展的現代農業示范區”。
(一)突出科技領先,開展科研攻關。一是加快菌種研發引進。加強與國內食用菌科研機構技術合作,不斷選育適合遠安地理和氣候條件、優質的香菇新品種和其他食用菌新品種。二是大力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新工藝。采取自主選育和引進相結合的方式,試驗推廣雞樅菌、羊肚菌、大球蓋菇等優質高產低耗材的食用菌新品種。三是積極開展深加工技術研發。加強食用菌終端產品、食用菌保鮮技術的研發力度,不斷開發食用菌的飲用、食用、藥用等價值,不斷擴大食用菌初級產品的就地轉化率。
(二)突出提質增效,推進標準化栽培。一是全面推行標準化生產。嚴格按照《遠安縣食用菌生產技術規范》,建立食用菌標準體系,全面提升品質。二是繼續推行“兩頭集中、中間分散”的“企業+標準化基地+農戶”的模式,做實食用菌菌棒工廠化生產、標準化基地(農戶)養菌出菇、菌產品集中加工銷售。三是推進種植基地適度規模,走集約化道路。
(三)突出市場建設,構建營銷體系。一是推進農產品電商化。實現食用菌及深加工產品線上交易新的突破。二是加強香菇專業合作社和經紀人隊伍建設,充分發揮其上聯市場、下聯農戶的橋梁和紐帶作用。三是擴大貿易出口。在確保東南亞市場份額的基礎上,集中力量拓展日韓、歐美市場,力爭出口達到1億美元以上。
(四)突出龍頭帶動,延長產業鏈條。一是不斷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將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和專業大戶等市場主體的培育放在推動產業發展的首要地位。二是積極推進企業與種植基地、專業大戶對接。引導企業領建、合建、參建食用菌種植基地,引導企業發展訂單生產,逐步構建企業和農戶更加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三是引進市場主體。積極與國內知名企業加強科技、經貿合作,引進企業入駐遠安。
(五)突出品牌建設,打造公用品牌。一是全力打造“遠安香菇”地理標志。按照“一個公共品牌、一套管理辦法、一套標準體系、多家經營主體和產品”的思路,整合資源,大力推行“公共商標+企業商標”的母子品牌模式,努力將“遠安香菇”打造為國內知名的區域公用品牌。二是不斷開展品牌的創建工作。鼓勵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市場主體積極爭創湖北省著名商標、中國馳名商標以及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等,不斷提高遠安食用菌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提高我縣食用菌產品的市場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