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縣是“中國食用菌之都”。 但長期以來,食用菌工廠化生產水平不高一直是制約該產業進一步做大做強的“短板”。這幾年,古田縣不斷推進食用菌生產基地建設,引導扶持工廠化生產企業提升技術、裝備水平,促進食用菌生產向工廠化規模化專業化標準化“四化”方向發展,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在一家食用菌專業合作社的生產基地里,數十個整齊排列的菇房內密密麻麻的菌袋上長滿了潔白的杏鮑菇,每個菌包生長的杏鮑菇最大的達到500克左右,年產量可達2000噸以上,產值達2500萬元。基地技術員告訴記者,這主要得益于新引進的菇房智能控制系統。該系統主要是檢測菇房內環境溫度、濕度、光照強度、二氧化碳濃度等指標,通過網絡連接將采樣的數據保存到服務器,實現自動控制菇房的制冷、內循環、通風等條件。
益民食用菌專業合作社技術員汪新華:“溫度超過十九度它就開始制冷,達到十七度的時候,它就自動停下來,下面這個濕度的話它是按照濕度的百分之幾,也就是說濕度它我們要求的濕度如果說百分之八十的話,它不夠的話它自動給你加濕。”
正是這樣的一個系統不僅可以排除人為不確定因素,而且可以減少管理成本,實現產量最優化,真正實現了食用菌產業工廠化生產。
益民食用菌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蘇光定:“天天做菇,天天出菇,保證不斷貨,同時生產也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市場競爭力。”
食用菌產業是古田縣的支柱產業,富民產業。目前全縣有36個品種,年種植11億袋,產量60萬噸,鮮品產值近30億元。為加快提升食用菌產業,提高產業效益,我縣努力提高食用菌產業的科技發展水平,通過逐漸淘汰小作坊式家庭生產模式,注入工業化發展理念,積極扶持食用菌產業基地化、產業化,并從土地有序流轉、對接駐外商會和全國食用菌營銷網絡、培養專業營銷團隊等方面積極破解食用菌產業發展的制約因素,加大食用菌推介力度,擴大銷售范圍,實現我縣從“食用菌大縣”邁向“食用菌強縣”的轉變。今年一季度全縣投入食用菌生產2.5億袋,產量達15.2萬噸,產值6.5億元,產量產值均創歷史新高。
(夏柳)
點擊排行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