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久久久久,√8天堂资源地址中文在线,国产综合色香蕉精品,亚洲欧美se

    工廠化資訊

    當前位置:首頁>工廠化資訊

    臨西金針菇工廠化生產顯規模效益

    發布日期:2012-03-14 來源: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3月6日上午,臨西縣天河食用菌開發有限公司院內,工人們正緊張地把一箱箱金針菇裝上車,然后發往北京新發地蔬菜批發市場。公司經理陳進敏告訴記者,與一般的金針菇生產不同,他們的金針菇采用的是工廠化生產模式,是“車間”里生產出來的。


    變周期生產為常年生產

    “一般情況下,金針菇在臨西只能季節性生產,大概在9、10月份左右種植,11月前后開始采摘,到第二年的3、4月份結束,頂多兩三個周期。”陳進敏說,在天河食用菌開發有限公司,工廠化生產讓這種情況改變了。

    走進生產車間,記者看到,一層層的架子上整齊地排列著一個個塑料袋,白色的金針菇已經從塑料袋里長了出來,長得密密實實,像擠在一起的一把把白色小傘。兩個工人正忙著把一些放在架子上層的金針菇轉移到架子下層。

    “金針菇在不同的生長階段需要的環境條件也不相同,像剛出苗的金針菇要放到上層,因為這時需要氧氣促使它成型一下;待到成型后,又要放到下層,因為下層二氧化碳濃度高,能促使它生長。”陳進敏說。

    “你們靠什么讓金針菇在一年四季都能生長呢?”記者問。

    “靠的是空調設備。”陳進敏告訴記者,金針菇對環境要求苛刻,它的生長經歷了制種→發菌→催蕾→子實體培養→出菇等環節。這些環節對溫度、濕度及通風換氣要求各不相同,空調通風設備必須實現對環境溫度、濕度、空氣三要素的控制。發菌、催蕾階段集中在培養間完成;控蕾、子實體培養、出菇這三個環節集中在生育室完成。根據各階段的需求,菇房內的空調設備提供相應的濕度和溫度。

    “我們所在的這個‘出菇車間’現在的溫度是零到5攝氏度之間。”陳進敏說,這樣的溫度是最適合金針菇這一階段生長的。


    日產量全省最大

    工廠化生產與普通大棚生產相比,金針菇的生產周期縮短了,土地利用率提高了,產量也有大幅度的增加。

    “從打包到出菇,室外的話,一般需要80天左右,而在我們公司這一個周期需要60天到70天,縮短了10天到20天,生產周期的縮短變相提高了產量。同時,工廠化生產是立體化的,向空間發展了,相應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現在公司日產金針菇達到20噸,這樣的產量在省內是最大的,在全國范圍內來看也是名列前茅的。”陳進敏告訴記者。

    目前,天和公司金針菇生產基地只有一、二期工程,一期工程有“車間”150多個,二期工程有120多個,這兩期工程每年可生產金針菇2000多萬袋。為了進一步增加產量,公司一方面對二期工程進行擴建,另一方面,加緊對三期工程的施工。

    “不久,一個總投資2億多元的現代化農業項目將矗立在冀中南平原大地上。”陳進敏說。


    化廢料為綠色產品

    “前幾年,我們這里的玉米芯是300元1噸,如今已經漲到了900元。其推手就是天河公司。”在天河食用菌開發有限公司所在地臨西縣東留善固村,村黨委書記呂廷祥幽默地說。

    在農村,棉籽殼、麥麩、玉米芯曾經是一文不值的廢棄物,但隨著天河食用菌開發有限公司金針菇的工廠化生產,這些廢棄物派上了用場。

    天河公司年消化棉籽殼、麥麩、玉米芯等原料6000噸,其中,占60%以上的棉籽殼主要來源于本縣數家棉花加工企業,其他原料直接從農戶手中收購,由此帶動農民增收650余萬元。

    與此同時,天河公司通過金針菇年創收7200余萬元,產品銷往北京、廣州、鄭州、哈爾濱等城市,供不應求。

    “我們的產品之所以供不應求,還與金針菇的品質好有關系。”陳進敏說,和一家一戶或幾家幾戶農民生產金針菇不同,工廠化生產的金針菇,由于是低溫封閉生產,基本沒有病蟲害,不需要打農藥,因此品質更好,屬于綠色無公害農產品。

    天河公司正在建設的三期工程將會采用更為先進的瓶栽技術。陳進敏解釋說,這一技術是從日本、韓國引進的。該技術的原材料沒有變化,只是用瓶子代替了塑料袋,減少了污染,瓶子還能夠重復利用,降低了生產成本,同時生產的周期更短,菇的品質更好,菇的產量會更高。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蔡县| 凉城县| 锦州市| 兴义市| 文化| 福安市| 江西省| 磐安县| 梅河口市| 哈巴河县| 兰溪市| 四子王旗| 中卫市| 信宜市| 安塞县| 嫩江县| 荆门市| 广东省| 麻栗坡县| 漳州市| 望谟县| 台北县| 镇沅| 河津市| 乌拉特后旗| 莲花县| 都匀市| 会同县| 永昌县| 自贡市| 金溪县| 资兴市| 六枝特区| 纳雍县| 舟山市| 南木林县| 阳新县| 温泉县| 株洲市| 平山县| 峨眉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