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姬丹丹)2010年全國食用菌工廠化企業的調查已經結束,在對全國443家的工廠化企業調查統計中,設施裝備是企業硬實力的具體體現。企業主要從事高效設施農業生產,采用的是現代工廠化生產模式,即是將食用菌生物技術和工業化生產相結合的系統工程,離不開現代化的設施和精良化的裝備。一是要建有以機械化、自動化武裝起來的生產流水線,可大大提高食用菌生產效率和菌種成品率;二是要建有以智能化武裝起來的培養菇房,可為食用菌生長發育提供了良好生態環境條件,確保食用菌高產、優質、安全。例如:金針菇工廠化瓶栽模式,其設施裝備較先進,雖一次性投資較大,但自動化、智能化程度較高,生產成本較低,且具有較強的智能化調控功能,能及時測定環境因子并自動控制,完全可以彌補人工管理經驗的不足,生產過程受人為干擾因素較小,可大大降低生產風險,生產效率和效益當然就高。金針菇工廠化袋栽模式,其設施設備較低檔又不配套,雖一次性投資較小,但自動化、智能化先天不足,生產成本較高,且只能提供保溫保濕等基本條件,環境因子調控能力較弱,需要依靠人工經驗管理給予補償,往往管理滯后帶來經濟損失,與瓶栽模式相比較,生產風險相對較高,生產效率和效益相對較低。作為食用菌工廠化生產企業只有以前瞻的眼光加大設施裝備的投入,才能獲得長期高效回報。
點擊排行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