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市場雜志)傳統菌種生產工藝,一般是由試管母種擴繁成二級種、三級種,生產周期長、污染率高、成本高、需大量人工、管理困難。液體菌種生產具有純度高、活力
強、繁殖快的特點,接種到培養料內有流動性好、萌發點多,發菌迅速等特種點。應用于生產與固體菌種相比有以下優點:
1.菌種生產周期短。固體種一般需25—40天,而液體種僅需3—7天。
2.接種后,萌發點多萌發點多、發菌快、出菇周期短。接種24小時菌絲布滿料面,3—15天長滿菌袋,一般品種10天左右可出菇。
3.接種方便、成本低。用液體菌種接種一般每袋成本是1—3分,每人每小時可接800袋以上,提高效益4—5倍。
4. 適宜工廠化生產。可直接用于栽培料進行出菇,大批量生產菌袋。為食用菌集約化、標準化生產創造了條件。因此,適宜我國國情的液體菌種設備的出現,必將在食用菌
生產領域引發一場新的革命。
液體菌種具有固體(顆粒)菌種無可比擬的優勢,但是液體菌種生產設備是近幾年剛發展起來并逐漸成熟的,因此很多人對此很陌生。在這里我們對此進行簡單介紹
一、液體菌種設備基本原理
任何一種食用菌自身的生長必須滿足其對溫度、濕度、需氧量、養分等的需要,同時必須避免雜菌感染。在深層發酵技術上稱之為選擇性發酵技術,如啤酒生產技術當屬此例
,而白酒生產則是生物菌群發酵技術。
我們公司研制開發液體菌種發酵設備(見附圖)包括四大系統,溫控系統由控制器、電熱管等組成;供氣系統由空氣壓縮機、輸送管道、空氣過濾器等組成;冷卻系統由熱交
換器、進出水管道組成;攪拌系統由射流器、提升管等組成。
二、液體菌種生產的關鍵技術
1、溶氧量
液體菌種生產中最關鍵的是培養液中氧的溶解量,因為在菌絲生長過程中,必須不斷的吸收溶解其中的氧氣來維持自身的新陳代謝,氧氣在液體(水)中的溶解量與壓力、溫
度有關,同時與培養液的接觸面積、滲透壓有很大的關系。 因此我們設計發酵設備時有效地解決了這些問題,如安裝射流器使氣泡細碎度增加等。
2、空氣過濾
技術的關鍵就是保證進入的空氣無菌度高,因此必須選擇孔徑小、材料先進的過濾膜。一般細菌直徑在0.5-5um,酵母菌在1-10um,病毒一般在20-400mu,所以選擇過濾膜時應
綜合考慮以上因素。當然如果選的太小,成本將大幅度提高。另外環境對于空氣影響很大,在空氣壓縮機房、制種車間必須保持環境清潔。
3、培養液
培養液是菌絲生長發育的營養源,要求營養全面均衡。不同的菌種對營養要求偏重不同。配制原料有糖、麩皮、磷酸二氫鉀、硫酸鎂、維生素、蛋白胨、土豆汁、酵母浸膏等
。配置培養液時,先將土豆片、麩皮一起煮熟,將汁液濾出,后加入其它輔料混勻即可。
4、接種
培養器上端有接種口,也是裝料口,將母種并瓶后加入抑菌劑,而后必須在火焰圈的保護下倒入罐體內,要求動作快、操作準確。
5、環境
如前所述,環境對菌種生產影響很大,過濾器本身不可能把雜菌百分之百地濾掉,減少環境中的雜菌基數是非常重要的,液體菌種母種接入到經滅菌的培養液中只要能形成對
雜菌的生長優勢就可以抑制雜菌感染,也就是說,液體菌種培養不是建立在絕對無菌的前提下相反是建立在相對無菌的前提下。就此意義上說,保持環境清潔,減少空氣中雜菌基
數,對于提高菌種培養成功率意義較大。
三、 液體菌種生產流程
工藝流程圖: 空氣壓縮→過濾
↓
配料→裝罐→滅菌→冷卻→接種→培養→液體種
↑
試管斜面種→ 三角瓶顆粒種
配料時先將土豆去皮切片,與麩皮混合后用不銹鋼鍋煮熟并取汁,在將輔料KH2PO4、MgSO4等溶入,混勻后裝入罐中加熱,至121.3℃并維持40分鐘左右進行滅菌,滅菌結束后
用冷水冷卻至培養溫度,而后將并瓶后的三角瓶種接上進行培養,培養時根據不同的菌種,設定適宜的溫度。
培養期間應注意觀察,并做好記錄。包括溫度、壓力、氣流量、排出氣體的氣味等。如遇到停電,排氣閥自動關閉或人工關閉來保持罐中處于正壓狀態。來電后重新啟動,并
打開排氣閥繼續培養。培養過程中,可隨時無菌操作采樣分析,幾天后待菌球密度合適(從視鏡觀察)即可接種。
四 應用領域
1.液體菌種的科研、生產、制種和工廠化的大規模生產單位;
2.用于多種微生物的培養;
3.含食用菌活性成分的保健食品生產;
4.各種奶制品的活性因子生產;
5.生產菌絲體,提取生物活性成分來生產各種食品添加劑;
6.微生物發酵工程來制取農藥、醫藥、激素等;
7.適用于科研單位、菌業公司、工業企業和從事食用菌栽培人員的菌類生產。
點擊排行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