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栽培應該以"預防為主"食用菌栽培應該以"預防為主"作為指導方針,以過硬的技術支持、嚴格的操作管理以及規范而不失靈活的管理方式為基礎。許多行業專家多年的實踐經驗證明,只要按照食用菌生長允許的條件,做好各個環節的控制和管理,就可以達到理想的生產效果,收獲符合安全標準的質量好、產量高的食用菌產品。
發布時間:2016-12-19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一、 褐腐病
褐腐病又稱白腐病,是由疣孢霉感染引起的,在草菇栽培中是一種普遍的病害,發生率極高,發病時主要侵害草菇的子實體,對菌絲也有傷害,子實體被感染的初期,草菇子實體根部和表面長出一層特別白的菌絲,24小時左右子實體會變成暗褐色,用于觸摸時子實體發軟,輕輕一捏有暗褐色的汁液流出,最后子實體腐爛,菇床受到侵害時,子實體原基大片死亡,有異味,稍大的菇根部變成黃褐色,菇體濕腐狀無商品價值。
預防措施:草菇栽培場所和生產設備徹底清洗消毒,特別是生產場地周邊環境,有土壤裸露地撲撒生石灰殺菌消毒,菇房和栽培架用藥熏蒸,蟲子容易進入地方布設蟲網,防止飛蟲帶病污染,生產中要注意加強通風,特別是悶熱天氣要做好通風降濕工作可以減少該病害的發生。
二、小核菌病 又稱小球菌病:小核菌不僅危害子實體對菌絲傷害也相當嚴重,侵害后草菇子實體表面有水狀,手摸觸碰有粘的感覺,上面有小黑色的顆粒狀小菌核,培養床架邊緣,培養料突起地方均有小黑點的小菌核,培養料被侵害初期,菌床上有塊狀特別白菌絲,特別濃密,慢慢像周邊延伸,4—5天菌床水份相對較少地方出現小菌核。
預防措施:在草菇栽培期除了做好通風工作外,盡量提高培養料的PH值,不給小核菌發生創造條件。
三、鬼傘:鬼傘品種繁多,以黑汁鬼傘危害普遍和嚴重,鬼傘的菌絲和草菇非常相似,用肉眼很難辨別,生料栽培時一般播種后5—7天大量發生,鬼傘原基產生到自溶產生黑色黑汁只在6—8小時,主要危害草菇菌絲爭奪養分,分泌有害物質,后期產生墨汁狀的液體污染丁草菇的子實體影響草菇的商品價值。
預防措施:草菇栽培時,嚴格按二次發酵技術規范操作,對操作工具和使用的材料嚴格消毒,嚴格控制培養料的碳化比和水份,防止氮和水分偏高。
四、青霉:青霉主要危害草菇的原基,青霉菌絲初期白色濃密硬刺狀。后期產生淺綠色孢子,侵染后原基變軟腐爛,培養料污染后不出菇,溫度低于30℃時容易發生。
預防措施:加強通風,提高PH值,酸堿變在7.5以上時青霉不容易發生,提高溫度和PH值可以控制青霉污染的發生。
五、細菌性污染:特別是高溫高濕,培養料含氮含水偏高,細菌污染后,培養料變酸發臭,子實體出現斑點,最后腐爛。
預防措施:加強通風,控制氮源和水份用量,提高PH值可以防止污染發生。
六、生理性病害:草菇是恒溫恒濕的一種,食用菌一個生產因素極劇變化都容易造成菇蕾成片死亡或萎縮畸形,在生產中掌握草菇特點。
預防措施:在栽培中注意溫濕度的變化,通風時盡量做到緩慢,保持溫濕度緩慢變化,盡量做到子實體發生和生長階段恒溫恒濕的小環境。
草菇是高溫型的食用菌品種,在高溫高濕環境中栽培極容易產生病害,在栽培中做到預防為主,才能達到高產和穩產的目的。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