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技術 香菇的種植規(guī)范
發(fā)布時間:2017-03-27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wǎng)
(一)播種期的安排和菌種的選擇
目前,我國北方地區(qū)香菇生產(chǎn)多采用溫室作為出菇場所,受氣候條件的影響大,季節(jié)性很強,可分為夏播和冬播。各地香菇播種期應根據(jù)當?shù)氐臍夂驐l件而定。北京地區(qū)香菇生產(chǎn)多采用夏播,秋、冬、春出菇,由于秋季出菇始期在9月中旬,所以具體播種時間應在7月初,6月初制作生產(chǎn)種。應選用中溫型或中溫型偏低溫菌株。但由于夏播香菇發(fā)菌期正好處在氣溫高、濕度大的季節(jié),雜菌污染難以控制,所以近年來冬播香菇有所發(fā)展。一般是在11月底、12月初制作生產(chǎn)種,12月底、1月初播種,3月中旬進棚出菇。多采用中溫型或中溫偏高溫型的菌株。
(二)栽培料的配制
栽培料是香菇生長發(fā)育的基質,所以栽培料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香菇生產(chǎn)的成敗以及產(chǎn)量和質量的高低。由于各地的有機物質資源不同,香菇生產(chǎn)所采用的栽培料也不盡相同。雜木屑78%、麥麩20%、糖1%、石膏1%,料的含水量60%-65%。
栽培料的配制:按量稱取各種成分,先將棉籽皮、玉米芯等吸水多的料按料水比為1∶1.4~1.5的量加水、拌勻使料吃透水;把石膏、過磷酸鈣與麩皮、木屑干混均勻,再與已加水拌勻的豆秸或玉米芯混拌均勻;把糖、尿素溶于水后拌入料內,同時調好料的水分,用锨和竹掃帚把料翻拌均勻。不能有干的料粒。
(三)滅菌及接種
用裝袋機裝袋最好5人一組,1個人往料斗里加料;2個人輪流將塑料袋套在出料筒上,一手輕輕握住袋口,一手用力頂住袋底部,盡量把袋裝緊,越緊越好,另外2個人整理料袋扎口,一定要把袋口扎緊扎嚴,先用尼龍繩把塑料袋的一端扎兩圈,然后將袋口折過來扎緊,這樣可防止筒口漏氣,并用低密度聚乙烯袋在外面再套一個袋并把袋口扎緊,減少交叉污染。手工裝袋,要邊裝料,邊抖動塑料袋,并用粗木棒把料壓緊壓實,裝好后把袋口扎嚴扎緊,同樣用低密度聚乙烯袋在外面再套一個袋并把袋口扎緊。裝好料的袋稱為料袋。在高溫季節(jié)裝袋,要集中人力快裝,一般要求從開始裝袋到裝鍋滅菌的時間不能超過6小時,否則料會變酸變臭。料袋裝鍋時要有一定的空隙或者“#”字型排壘在滅菌鍋里,這樣便于空氣流通,滅菌時不易出現(xiàn)死角。采用常壓蒸汽滅菌開始加熱升溫時,火要旺要猛,爭取4-5小時內灶溫度達到100℃(灶下部溫度也應達到98℃),保持60小時,再悶3小時既可。(灶內必須及時補水,要求補水溫度不能低于80℃)
出鍋用的車、筐等也要噴灑2%的來蘇水或75%的酒精消毒。把剛出鍋的熱料袋運到消過毒的冷卻室里或接種室內冷卻,待料袋溫度降到30℃以下時才能接種。
我縣大部分茹農(nóng)采用賬棚接種,一賬棚裝2000支菌棒并把套袋的繩子解開,需用3-5合氣霧消毒劑點燃,密封4-5小時既可接種。接種按無菌操作進行。側面打穴接種一般用長55厘米塑料筒作料袋,接5穴,一側3穴,另一側2穴。3人一組,第一個人先將要接種的料袋搬一個到桌面上并將打穴用的木棒的圓錐形尖頭放入盛有75%酒精的搪瓷杯中,酒精要浸沒木棒尖頭2厘米,把套袋褪下,一手用75%的酒精棉紗擦抹料袋朝上的側面消毒,一手用木棒在消毒的料袋側面打穴3個。第二人雙手用酒精棉球消毒后,直接用手把菌種掰成小棗般大小的菌種塊迅速填入穴中,菌種要把接種穴填滿,并略高于穴口。5個接種穴填滿菌種后第三人把套袋扎好并碼放整齊。接種時必須避開一天中的高溫期,一般安排在晚上或第二天凌晨,靜風無雨天接種最好。
用接種箱接種,因箱體空間小,密封好,消毒徹底,所以接種成功率往往要高于接種室、接種帳。但單人接種箱只能一個人操作,只適用于在短的料袋兩頭開口接種。如果是側面打穴接種,最好采用雙人接種箱,由兩個人共同操作,一個人負責打穴和貼膠粘紙封穴口,另一個人將菌種按無菌程序轉接于穴中。雖然接種箱成功率高于接種帳、接種室,但效率低,不推薦使用。
(四)菇期管理
⑴ 催蕾:香菇屬于變溫結實性的菌類,一定的溫差、散射光和新鮮的空氣有利于子實體原基的分化。這個時期一般都揭去畦上罩膜出菇溫室的溫度最好控制在10~22℃,晝夜之間能有5~10℃的溫差。如果自然溫差小,還可借助于白天和夜間通風的機會人為地拉大溫差。
⑵ 子實體生長發(fā)育期的管理:菇蕾分化出以后,進入生長發(fā)育期。不同溫度類型的香菇菌株子實體生長發(fā)育的溫度是不同的,多數(shù)菌株在8~25℃的溫度范圍內子實體都能生長發(fā)育,最適溫度在15~20℃,恒溫條件下子實體生長發(fā)育很好。要求空氣相對濕度85%~90%。隨著子實體不斷長大,呼吸加強,二氧化碳積累加快,要加強通風,保持空氣清新,還要有一定的散射光。
北方的冬季氣溫低,子實體生長慢,產(chǎn)量低,但菇肉厚,品質好。這個季節(jié)管理的重點是保溫增溫,白天增加光照,夜間加蓋草簾,有條件的可生火加溫,中午通風,盡量保持溫室內的氣溫在7℃以上。可向空間、墻面噴水調節(jié)濕度,少往菌柱上直接噴水。如果溫度低不能出菇,就把溫室的相對濕度控制在70%~75%,養(yǎng)菌保菌越冬。
春季的氣候干燥、多風。這時的菌柱經(jīng)過秋冬的出菇,由于菌柱失水多,水分不足,菌絲生長也沒有秋季旺盛,管理的重點是給菌柱補水,浸泡時間2~4小時,經(jīng)常向墻面和空間噴水,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85%~90%。早春要注意保溫增溫,通風要適當,可在噴水后進行通風,要控制通風時間,不要造成溫度、濕度下降。
(五)主要病蟲害防治
一、綠霉的防治方法
(1)培養(yǎng)料滅菌一定要徹底,培養(yǎng)料預濕要均勻,才能徹底滅菌。
(2)接種前使用菇保王氣霧消毒劑進行空間消毒,嚴格用量及使用方法,防止空氣污染。
(3)接種時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
(4)菌袋面發(fā)現(xiàn)綠霉,可用75%的酒精或2%石碳酸混合液裝入針筒注入受害處。
(5)若在脫袋后菌筒上發(fā)現(xiàn),可用0.2%多菌靈或石灰漿涂抹于受害處。
二、鏈孢霉的防治方法
(1)配制培養(yǎng)料可用1∶800多菌靈溶液拌料能有效控制鏈孢霉。
(2)接種時嚴格無菌操作。
(3)菇房內菌袋排疊環(huán)境要干燥,防潮,防高溫。
(4)一旦發(fā)現(xiàn)可用石灰粉蓋在要害處,并用浸過0.1%高錳酸鉀溶液的濕布包上拿到遠處深埋,以免污染空間。
三、青霉的防治方法
(1)加強菇房通風,降低濕度,減輕危害。
(2)局部發(fā)生可用5%~10%石灰水沖洗擦拭受害處。
此外,還有毛霉,曲霉等雜菌:①處理好茹房的溫、濕、氣之間的矛盾,盡可能創(chuàng)造利于香茹生產(chǎn)發(fā)育的環(huán)境條件,造成香茹的生長優(yōu)勢,以控制雜菌的生長。②加強通風,降低空氣濕度。③培養(yǎng)料要徹底滅菌,接種時嚴格消毒,無菌操作。④搞好環(huán)境衛(wèi)生,減少空氣中雜菌孢子的密度,減少雜菌污染最積極有效的一種方法。⑤茹房經(jīng)常用0.2%肥皂水或1∶500倍50%的多菌靈、每袋加20公斤水的高效綠霉凈(可選用多種農(nóng)藥使用,禁止在同一生長期內連續(xù)使用同一種化學農(nóng)藥)溶液等交叉噴灑,以防環(huán)境和空氣受到雜菌的污染。
(六)采收
當子實體長到菌膜已破,菌蓋還沒有完全伸展,邊緣內卷,菌褶全部伸長,并由白色轉為褐色時,子實體已八成熟,即可采收。采收時應一手扶住菌柱,一手捏住菌柄基部轉動著拔下。
*版權所有
① 本網(wǎng)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wǎng)發(fā)布,未經(jīng)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jīng)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wǎng)"。
②本網(wǎng)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