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山西省交口縣召開了交口縣食用菌產業發展研討暨培訓會議,會議受到了當地種植戶的一致好評。
今年,交口縣食用菌種植菌棒保有量總規模1700萬棒左右,200萬棒規模的食用菌基地的鄉鎮4個以上,10萬棒以上基地村有35個,公司、合作社40個。而涉及整村貧困村24個。整個產業鏈帶動3000余戶農戶參與,帶動貧困戶2300多戶,根據測算估計戶均增收可達6000元以上。食用菌產業總產值1.8億元左右,為進一步深入分析交口縣食用菌產業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及時總結過去幾年產業發展成功的經驗、失敗的教訓,結合山西省內外發展趨勢,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為交口縣食用菌產業規范有序健康發展集思廣益,11月16日,交口縣召開交口縣食用菌產業發展研討暨培訓會議。交口縣委副書記宋志江、政府副縣長賀建強參加會議。各鄉鎮鄉鎮長、分管副職、各企業、合作社、基地負責人及技術人員參加了此次會議。
會議首先由交口縣農委主任郭曦明同志通報了交口縣食用菌產業發展情況。
通報中對交口縣食用菌產業發展情況及前景進行了分析。今年,交口縣食用菌種植菌棒保有量總規模1700萬棒左右。200萬棒規模以上鄉鎮4個,10萬棒以上基地村35個,公司、合作社40個。涉及整村貧困村24個。整個產業鏈帶動3000余戶農戶參與,帶動貧困戶2300多戶,根據測算估計戶均增收可達6000元以上。食用菌產業總產值1.8億元左右,占到交口縣農業總產值的三分之一多,可以說成了交口縣名副其實的主導產業之一。通報中指出,從全國來看,南菇北移的大趨勢還在進行,明年周邊市場平菇香菇需求量都會加大。交口縣的食用菌產業發展潛力還很大。
研討會上,六家合作社和食用菌生產經營企業代表與水頭、石口、康城、回龍、雙池、桃紅坡、溫泉各鄉鎮負責同志分別進行了交流發言,張拉生、王正義、郭德發、劉天然、梁俊明、張建斌、史連忠等這些在交口縣食用菌產業方面發展較好的生產者、經營者和研究者站在交口縣食用菌發展的角度從發展現狀、存在的問題、流通銷售、品牌發展等方面進行了交流探討。各鄉鎮也重點就各自轄區內食用菌產業發展的情況進行了簡要介紹,并對交口縣食用菌大產業的發展提出了建議意見。食用菌研究所所長梁啟亮在培訓會上,還就食用菌產業發展相關問題進行了專題培訓輔導。
大家結合實際情況,就交口縣食用菌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反饋、分析,提出了許多合理化建議,既有技術環節的,也有管理服務的,還有政策期許的,為交口縣下一步制定食用菌產業政策提供了很好的參考,交流探討的氛圍十分熱烈,發展思路相互碰撞,所有參會者珍惜這次難得的食用菌產業“精英”的會談機會,都在認真聽,仔細記。
交口縣委副書記宋志江在會上指出,食用菌產業在交口縣的發展,正值交口縣步入后資源時代,時機恰當,轉型及時。他強調農民就要做農民的事業,食用菌這個事業就是正確的選擇,通過數據分析和時間檢驗,現在食用菌就是交口縣農業的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他要求在研究食用菌產業發展的時候。一定要重視制定標準,加大部門聯動,還要具有放眼未來的前瞻戰略思維。宋志江指出,交口縣食用菌產業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精準扶貧政策的發展大背景下,食用菌產業將會迎來新的發展機遇,食用菌產業發展應該由規模擴張向提質增效轉變,加強產業設施化、規模化、專業化、工廠化、信息化發展步伐,實現食用菌產業融合,創造新的效益空間。同時他要求要對食用菌生產和產業扶貧有新的認識,對食用菌脫貧致富充滿信心。
交口縣副縣長賀堅強主持會議,他指出在發展食用菌產業方面,要注意,一是用產業化經營的理念發展食用菌產業,一定要在規模擴大、市場對接、鏈條延伸等方面做文章。二是用精細化管理的手段提質增效,一定要加大技術支撐力度,做足精細化管理功課。三是用剛性約束的機制保障食用菌產業規范有序健康發展。他指出就會議下發的《規范食用菌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討論稿和《細則》討論稿,大家要充分論證,提出寶貴意見,部門鄉鎮和生產經營戶上下一心,共同把交口縣食用菌產業做強做大。值的三分之一多,可以說成了交口縣名副其實的主導產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