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用益富源EM 茵處理玉米芯培養料進行發酵料栽培平菇試驗研究。結果表明:EM 茵能加快玉米芯培養料的發酵,促進培養料中的有機物質分解和轉化,改善了培養料中的營養條件,更有利于茵絲體的吸收利用,促進茵絲體的生長,提高了平菇生物學轉化率,以0.5% EM 茵液的處理的效果最好。
我國玉米栽培面積較大。玉米芯資源豐富;平菇栽培方法簡單易行,周期短,經濟效益顯著。用玉米芯為發酵料栽培平菇,可以充分利用農業生產的下腳料,變廢為寶,增加經濟收入,已經成為平菇栽培的主要原料。EM 菌是日本琉球大學比嘉照夫教授等研制的一種新型復合微生物菌劑,是由80多種微生物組成的多功能微生物菌群,它能促進有機物質的充分分解和轉化口]。因此,該研究進行了用EM菌發酵玉米芯培養料栽培平菇試驗,取得了較好的應用效果。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菌種平菇母種由吉林農業科技學院食用菌實驗室提供。并在實驗室進行了母種的擴繁,制備出原種和栽培種,其制備方法同常規。EM菌液從河南天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購入。
1.2 培養料配方玉米芯84 ,米糠l2 ,過磷酸鈣1 ,石灰2 ,石膏1 ,0.5%的益富源em益生菌菌液 ,含水量為65 。
1.3 試驗方法選擇新鮮的,無霉變的玉米芯,并將玉米芯粉碎成蠶豆粒大小。按照上述配方配制培養料,石灰和多菌靈在培養料發酵后加入。試驗共設4個處理,每個處理為250 kg f料,分別添加EM 菌液0(CK)、0.2 (A)、o.3 (B)、0.5%o(c)。培養料要充分拌勻,使其達到含水量65 ,用手握培養料,指縫見水不滴下,松之即散即可。然后進行堆制發酵,當堆內溫度達到6O~70~C時,及時翻堆,直到培養料充分發酵 ]。觀察各處理達到最高溫度和培養料充分發酵的時間。培養料充分發酵后拌入石灰和多菌靈,補足水分。然后選用25 cmX 50 cm的聚乙烯塑料袋進行分裝,邊裝袋邊接種,每袋裝4層菌種3層培養料,每袋接1袋栽培種,袋兩端的菌種最多,4層菌種的比例為2:1:1:2,封好袋口后,放入培養室內進行發菌和出菇管理。在發菌和出菇過程中觀察各處理菌絲的生長情況、雜菌發生情況、出菇情況,并進行對比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處理的培養料發酵情況從表1可以看出,添加EM 菌的處理與對照相比,明顯地加快了發酵的速度,縮短了發酵培養料達到最高溫度的時間和充分發酵的時問,以處理C(0.5 EM 菌液)達到最高溫度和充分發酵的時間最短。其原因可能是由于EM 菌液中含有多功能微生物菌群,其代謝活動提高了發酵的效率。
2.2 不同處理菌絲生長情況
從表2可以看出,EM菌對菌絲長勢有一定的促進作用,菌絲長速及長滿袋的時間比對照(cK)快。時間短,菌絲濃密潔白,處理C長滿袋的時間最短,處理C和D都沒有菌袋污染。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玉米芯培養料經過EM菌發酵后,改善了培養料的理化性質,加快了有機物的分解,增加了培養料中營養成分。更有利于菌絲體的吸收利用,促進了菌絲的生長,提高了菌絲體的抗雜能力
2.3 不同處理的出菇及產量情況
從表3可以看出,使用EM菌液的處理均比對照出菇時間短,但無論是前三潮菇還是總產量以及生物學轉化率均比對照高,而處理C的生物學轉化率比對照提高了13.6 。其原因可能是玉米芯培養料通過EM 的分解轉化,培養料中的營養能更好地被菌絲體吸收利用,加快了菌絲體形成子實體的速度,提高了產量及生物學轉化率。由于對照沒有加入EM 菌液,玉米芯培養料中的大分子有機物質的分解速度較慢,不易被菌絲體直接吸收利用,其營養條件不及用EM 菌液處理的培養料,影響了菌絲的生長和子實體形成的速度,使其生物學轉化率沒有用EM菌液處理的培養料高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處理的培養料發酵情況從表1可以看出,添加益富源EM 菌的處理與對照相比,明顯地加快了發酵的速度,縮短了發酵培養料達到最高溫度的時間和充分發酵的時問,以處理C(0.5 EM 菌液)達到最高溫度和充分發酵的時間最短。其原因可能是由于EM 菌液中含有多功能微生物菌群,其代謝活動提高了發酵的效率。
3 結論與討論
用益富源EM 菌液處理玉米芯培養料,能夠加快培養料的發酵,促進玉米芯培養料有機物質的分解和轉化,有效地改善了培養料中的營養條件,使營養物質更有利于菌絲體的吸收和利用,促進了菌絲體的生長,提高了生物學轉化率。試驗用EM菌液處理的濃度在0.2 t0.5 的范圍內均有促進作用,其中以0.5 的處理的效果最好。EM 菌液的使用濃度如果超過該試驗的應用范圍,其效果如何,還有待于進一步的研究。